本报泗水讯 (通讯员 孙涛)近年来,泗水县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相关部门积极担当作为,紧扣工作目标,树立问题导向,做实兜底保障,做细巩固提升,精耕细作保障民生,全面形成氛围浓、措施实、力度大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健全兜底扶贫长效机制。民政、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聚力健全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和精准识别长效机制。坚持将兜底扶贫作为最基本防线,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统筹社会救助政策,着力构筑起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8项救助政策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力量参与为重要补充,以核对机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为保障的“8+1+3”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因户因人施策,用足用好用活用准各项民政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救助政策的叠加效应;对符合保障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力推进贫困家庭脱贫解困工作。
精耕细作织密民生网,产业引领驱动脱贫攻坚。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及时调整了重特大疾病救助政策,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认真开展全县“慈心一日捐”活动、“情暖万家”工程、“夕阳扶老”工程,汇聚社会爱心,大力推动残疾人、大病家庭、贫困学生等救助工作。在高效推进兜底扶贫的基础上,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内生动力机制。积极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村贫困人口在三产融合发展中分享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收益。通过各类企业吸纳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集体参与分红,以及扶贫公益岗位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多样化的生计来源,增强稳定增收、脱贫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