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2日
首页
第04版:

古树·老房·人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乡村和乡村生活正在逐渐消失。乡村的记忆将归于何处?邹城市张庄镇围绕建设“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目标,结合全镇总体规划建设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9个行政村,进行“乡村连片治理”。在不改变村庄原貌的基础上,立足乡村风貌、民俗文化,让村庄呈现原有的“自然美”。按照群众意愿,在统筹做好试点项目规划的基础上,重点集中解决当地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在打造美丽乡村和“连片治理”中,古树、老房,凡是承载众人记忆的“老古董”都被精心修补、保护了起来,在辛寺村就有一所70年代的小学堂被最大程度修缮、复原,打造成了“村小记忆”,让大家重温童年学堂记忆,也成为小山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有效载体。紧邻辛寺村东面的上磨石岭村,是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村落,经过修缮村民开民宿、农家乐,该村形成了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别具特色的民俗村。按照“凤凰人家”精品农家乐的标准,对有意向开办农家乐的农户进行培训,快速提高其经营服务水平。正是看到了农家乐发展的广阔前景,加上政府及时引导,截至目前,该镇美丽乡村和连片治理片区已累计发展农家乐40余家,吸纳周边村庄贫困人口120余名,真正让百姓体会到了“美丽经济”带来的实惠。

“孤桐仅存处,诗画桐花秧”,在村西溪谷之畔,巨石中央生长一株桐花树,故得名桐花秧村。作为凤栖桐花片区的代表,该村生态环境优越,建筑古色古香,门前有树,树下有凳的场景随处可见;春暖花开之际,空气中充斥着鸟语花香,原味的乡村生活场景与原生的自然美景相结合,是摄影、写生、绘画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目前,该镇成功入选山东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试点,投资近2000万元重点打造凤栖桐花片区,连片打造桐花秧、桑家庄等9个村庄。至此,该镇形成了东部“美丽乡村片区”与西部“连片治理片区”遥相呼应的生态建设新格局。

近年来,张庄镇立足资源优势,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条主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导理念,大力发展美丽乡村、“乡村连片治理”等乡村振兴战略工程。通过做强特色产业、培育文明乡风、构筑美丽村景,发挥山水环绕的自然资源优势,奏响了“山魂水韵”主旋律,歌唱乡村治理好乐章。

——张庄镇乡村治理唤醒乡愁

■记者 刘建新 通讯员 盛超 郑加梅 摄影报道

新修整的石板路

上磨石岭石碾老屋

斑驳的石头墙

上磨石岭古井

始建于1968年的辛寺小学

上磨石岭老街民宿

开发原产地土特产品

辛寺村游览图

观光客逛古村

辛寺村泉水沟春色

修缮民宿

渠水通幽

桐花秧村文化广场绿化提升中

垃圾分类投放点

2019-04-22 1 1 日报 content_653088.html 1 古树·老房·人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