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德闯
金乡县高河街道农技站站长、高河村包村干部——李洪涛,身姿挺拔、脸庞黝黑,阳光下依然透出浓浓的军人风姿。当兵转业以后,李洪涛到高河街道办事处工作,或许是军人经历造就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
精准扶贫工作刚开始,他在自己所包保的高河村,走村入户,调查访谈,摸实底看实情。起早贪黑,通过全方位走访,把村里最贫困的一批人找出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43人。识别出贫困户之后他就开始摸实情、想办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通过走访分析,贫困户大多年老体弱、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精准扶贫健康先行,结合街道政策、及距高河卫生院近的优势,他鼓励群众到卫生院进行康复训练、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每年进行健康查体,并将协助贫困户新农合减免、医疗报销比例提高、扶贫特惠保险报销等各项医疗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贫困户自我增收能力有限,他就积极对接上级政策,为贫困户群众办实事。通过走访调查,对有住房安全隐患的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政策,2015年危房改造2处,2016年危房改造4处,2017年危房改造3处,2018年为1户贫困户申请修缮房屋,解决了贫困户住房漏雨的问题。2017年通过安全饮水工程为2户贫困户通上自来水。每个工程施工时他总要去现场查看,要求施工人员保障并提高工程质量,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极大的改善了贫困群众居住及生活条件。
工作中他总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教育方面,他协助贫困户做好“雨露计划”申报,中小学生贫困户证明开具,保证每户学生应该享受到的教育帮扶政策都能享受到。生产方面,经常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做好各种疾病预防、防止冻涝灾害,每当极端天气他总是要提醒群众做好防护工作。2016年,通过各方争取,为街道贫困户发放地膜240余捆;2018年通过各方面关系,为该村贫困户每户发放一袋化肥;同年,为该村三户贫困户争取农业监测站扶贫项目分红每年1000元。生活方面,他时常到贫困户家里走访,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查看各项政策、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发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群众家里的困难。
每当忙碌在基层一线,他总是开心的对人说:“为群众办实事,心里踏实。”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医疗保障条件的提高、居住教育、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贫困户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干部、群众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干部、群众一家亲,相信每一位帮扶干部对贫困群众都怀着赤诚之心,看着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内心总是充实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