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7日
首页
第02版:

爱国拥军的不了情缘

■本报通讯员 张印东 石大伟 屈应会

汶上县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好军嫂韩素云的家乡,从军尚武,爱国拥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5年前,由几名退役军人发起创建的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把学雷锋无私奉献与学好军嫂韩素云爱国拥军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实际行动再续爱国拥军的不了情缘,为双拥华章再添新的精彩。

“昔日建功军营,退役奉献社会,今朝带头拥军。”采访时,一提起县爱国拥军协会的发起人张茂路、赵忠全等退役老兵,汶上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王强,就激动地翘起拇指,称赞他们是“雷锋精神的传人”“新时代拥军的领头雁”。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对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的印象愈发清晰了起来。

基于对党组织的感恩,对部队割舍不断的情怀,张茂路、赵忠全等退役老兵立定心志要为部队、为军人军属做点事情,于是邀集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教师和个体民营企业的爱心人士,共商爱国拥军大计,成立了协会筹备小组。自费前往革命老区临沂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取经探宝,南下浙江省义乌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参观见学。经过一番艰辛筹备,汶上县拥军优属协会于2014年8月22日正式成立,2018年3月经汶上县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协会更改为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

该协会有难处总是想到武装部。“协会成立之初,没有办公场地,还是人武部提供的临时办公场所,协会组织的活动,部长政委亲自参加,给了我们很大的力量。”谈到县人武部对拥军协会关心支持和帮助指导,赵忠全滔滔不绝。对此,县人武部领导的解释是,“建立志愿者拥军队伍,推进拥军工作社会化,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是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之一;作为军地开展双拥工作的桥梁纽带,支持协会开展好爱国拥军活动,人武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为助推协会健康发展,县人武部领导带头做到凡是协会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都主动参加,重要工作亲自筹划,重要问题靠上解决。发挥部队优势带领驻军单位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发挥常委部门优势协调县委组织部、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乡镇街道关心支持协会工作,形成军地关心支持整体合力。协调县民政局,每年拨付资金1万元,用于保障协会正常运转。在双拥晚会筹备、走访慰问烈军属等活动中,都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免费提供场地、纳入全县扶贫帮困计划等。

拥军协会的成立也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县委书记李志红、县长李洪文先后到协会调研帮抓,看望慰问协会退役老兵,县民政局每年为协会拨款,西门社区向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免费提供了办公和活动场所。

拥军协会在济宁市爱国拥军组织中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设计了自己的会徽、会旗,建立了章程、财务管理、人员职责、年度计划等各项制度。协会以爱国拥军、固我长城为宗旨,以学习雷锋、奉献爱心为平台,坚持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军人军属解难。大力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和爱心力量,开展慰问驻汶部队、老红军、抗战老兵、烈军属、伤残军人、好军嫂、兵妈妈、现役军人子女、特困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及欢送入伍新兵等系列化、特色化拥军优属活动190余次,赠送慰问信、贺卡、春联、书画作品及其他慰问品3万余件。他们长年活跃在汶上城乡大地,犹如一道亮丽的社会风景线,引起了社会的热切关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赞美。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被市慈善总会评为“全市优秀慈善义工团”,被市民政局评为济宁市“十佳”社会团体。

2019-04-17 1 1 日报 content_651783.html 1 爱国拥军的不了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