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鲁 郑晓娟
吊起的藤蔓,茂密的枝叶……走进任城区安居街道南刘村的众旺农业科技园蔬菜大棚,就仿佛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拨开层层枝叶,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辣椒、茄子,乡亲们正在熟练地采摘,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这个大棚是安居街道联合众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南刘村建设的扶贫种植示范基地。该项目采用“企业+农户(贫困户)”模式,以产业作为支撑,实施产业扶贫。
众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守旺说:“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贫困户按10%的收益来算的话,每户每年有1000元的保底收益。我们再梳理出一些岗位,贫困户来这里务工,每年也有几千块的收入,按照‘保底收益+劳务’的形式测算下来就能够让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 目前,该项目2018年的保底收益已全部足额发放到贫困户帐户,困难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早上八点,安居街道宫白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史衍勇就准时来到村里的四季牡丹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依靠在家门口的四季园苗木种植有限公司务工,去年他一个人的务工收入近3万元,家庭状况大大改善。今年,他选择继续在家门口务工,争取提前摘掉贫困帽。
史衍勇的妻子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他不敢出远门,平时就靠地里的收入,日子过得很辛苦。后来村里建起了牡丹园,还优先招收本村的贫困户,这让他喜出望外。“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少的时候一天赚个60来元,多的时候一天能有200多元,挺好的,家里能照应,地里的事也耽误不了。”谈到现状,史衍勇很满足。
四季园苗木种植有限公司位于宫白庄村,是安居街道重点培养的农业龙头企业。该企业在发展壮大牡丹产业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对一帮扶所在村的12户贫困户,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特别困难的给予重点帮扶,优先招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对有意向种植牡丹的群众,提供苗子、技术和服务,签订收购合同,保障群众稳定增收。
安居街道大辛庄村有一片秧苗地,地势低洼,土地利用价值较低。村干部学习借鉴江苏连云港台鳅养殖模式,带领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周边和先进地区深入考察,2018年6月下旬,将村民的秧苗地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统一承包。
街道帮助村里争取上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承包土地100亩,按照规划,统一挖池、引水、设围栏,形成5至6亩一块的池塘,按块租赁给村民,养殖台湾泥鳅。目前,工程已基本竣工,5月份可投放鱼苗开展养殖。
大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宽介绍,台鳅个大肉肥、口感鲜美,每亩能收获6000斤至8000斤,一年可两茬养殖,极具市场前景。据初步测算,基地年收益可达150万元,收益由贫困户和村集体分成。
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鼓励低保户、精准扶贫户优先租赁。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庆祝、张连庆、张伟思等5户均参与了土地流转,每年可领取土地流转定期收益。张永宽说,基地步入正轨后,在稳定增收的同时,下步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帮助他们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