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1日
第03版:

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一重大论断,指明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在深度上,脱贫攻坚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着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改善提高乡村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广度上,脱贫攻坚集中解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东中西部全域推进,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着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在难度上,脱贫攻坚主要是瞄准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咬定既定目标,打攻坚战、歼灭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力争用3个五年规划期让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赶上来。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创造的制度成果和精神财富,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日报 中共农业农村部党组

深化改革发掘结构性潜能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大的结构性潜能有待释放。“十四五”时期,需要着力发掘与中高速增长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将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补齐国民经济大循环中的短板,将进一步释放增长潜能。一是补齐基础产业效率不高的短板。针对基础产业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性垄断问题,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二是补齐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还不够高的短板。虽然我国已经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但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扩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三是补齐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短板。补齐这个短板,才能有效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牢基础。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潜能,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释放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潜能,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同时要看到,这些结构性潜能的释放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束缚,需要通过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把这些潜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人民日报 刘世锦

(满涛 集纳)

2021-03-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5149.html 1 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