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0日
第03版:

棉花草馍馍

黄艳梅

农谚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太阳糕、驴打滚那些时令里吃的,就上市了。

我的家乡在川西平原,家乡人有做春分馍馍的习俗,要一直做到清明节。春分馍馍又叫做棉花草馍馍,离不开棉花草。那是家乡的野菜,叶片上白色的细绒毛,极像棉花的银丝。

母亲做春分馍馍很是尽心,一大清早,就带我去采沟边田坎带着晨露的棉花草,回家母亲选出最嫩的那段,用清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焯一遍,挤干剁成细末,与糯米粉掺在一起加水和匀。雪白的糯米粉,被草的淡绿浸淫,如一团碧玉。

面和好了,母亲擀成一张张圆的面皮,包上香油、猪肉、豆干、芽菜的馅。有的人家喜欢做甜的春分馍馍,馅是花生仁、芝麻、桂花、糖拌以熟猪油。

春分馍馍上笼前,要在馍馍外面包一层洗净的柑橘叶,免得馍馍粘在蒸隔上。柑橘叶子散出浓郁的香味,渗入馍馍,别具风味。蒸熟了通体晶莹,用筷子夹起一个滚烫的春分馍馍,撕去柑橘叶,小心翼翼咬一口,柑橘叶浓郁的幽香与棉花草淡雅的清香交汇,糯米的稻香与猪肉的醇香混合,妙不可言。

母亲每次蒸的春分馍馍,刚好够全家人吃一餐。春分馍馍不能久放,冷了之后就很硬实,吃起来口感差一些,也不易消化。

前两天,收到了母亲从家乡寄来的一盒春分馍馍。母亲说,我吃不到她做的、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春分馍馍,这是她心头的一件事,只能寄一盒放凉了的春分馍馍了。母亲七十岁了,还念念不忘我喜吃春分馍馍,寄来的馍馍是冷冰冰的,母亲爱我的心从来都是热的。

2021-03-20 黄艳梅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5116.html 1 棉花草馍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