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写道:“春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日,太阳直照赤道,地球昼夜几乎相等,黑与白平分天空的一半一半。也正是这平分,达成了寒与暑巧妙的平衡,人们脱下冬装,出门踏青,把轻快的愉悦点缀在风筝的每一次俯冲与翱翔。
春分后,雨水多了,江南地区进入桃花汛。虽以桃花为名,却没有桃花的娇艳和柔美,反而是摧花的狂风骤雨。
曾在壶口瀑布观赏桃花汛,千军齐发,万马奔腾,山壁之间白练横飞,或许东坡至此也会凌瀑布之茫然。这是山河对壮美的诠释,把一半的恬静留给了两岸的山桃花,而把春天按捺不住的另一半激情留给黄河,飞泻而下,撞出滚滚雷音,仿佛立志的宣言。
此时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却时常陷入春旱的困境。山喝不到水,土不再紧致,裂开一道道伤口。虽然都是靠天吃饭,但老天对人间的旱涝并不放在心上。若能风调雨顺整个春天,雨也南北一半一半,那就是农民的福音了。而三月的美好的心愿和祝福,也就稳稳地立站在了春天的笔画之上。
想到春分,就想起了张碧晨的歌《一半一半》。春分用柳条蘸水,在林间泼墨一片芳菲。烂漫的桃花丛中,心头被浸润,渲染出爱的浮想。可惜一路走来,从桃园的入口到出口,二十多年依旧孑然一身。“乐观悲观一半一半,缘分该来的就会来,再勉强也只能够看着办”。花有花期,春天会开,但缘分没有节律,如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没有人能够预言它的能否发芽,无论春雨还是蚯蚓,都不能勉强。无论尽头是繁花还是荒芜,都只能期待。
爱情,像春分一样,一半是浪漫,一半是平淡。如歌所唱:“不求他安排烛光晚餐,静静地一起吃早餐,爱难在情愿平淡”。即便爱情是高出生活的一种勃发,它的归宿依旧是平淡。生活的复杂与简单、温馨与疲惫,也一半一半,划分了昼夜寒暑,在鸟鸣与露水中过渡了暮色与晨曦。
春分,让平淡拉长,浪漫下沉,岁月会以盎然的姿态穿越盛夏,抵达秋天的丰收。那时,再点烛火,去焐热大雪覆盖的平淡,照亮青春与回忆。于是,四季轮回,太阳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徘徊,生活的全部也都在阳光的普照之下。
“我决心用平常心看待,等一个也在等我的人”。听说樱花已经盛开了,或许是响应春分的主题。长街上的樱花一半雪白,一半嫣红。终有一天,它会等到两个人路过花下,在枝条挂上彼此一半一半的名字,“以我之名冠你之姓”,那就是春天的另一种开始与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