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0日
首页
第03版:

“低头族算家暴”?

闻道

近日,广州市妇联与广州市中院携手在海珠区举办“巾帼展风采、法治我践行”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三周年法治宣讲活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指出,夫妻一方“一直盯着手机都不跟对方聊两句,相互不理睬”,或“回娘家一年半载都没有联系”,因长时间不沟通、故意疏远造成精神伤害的“冷暴力”现象,也算家暴。从而让“低头族算家暴”这一话题火了起来。

很多人对“低头族算家暴”这一说法并不接受和认同。有人认为,玩手机不理另一半并不等于是家庭冷暴力。就如回家之后玩电脑、玩游戏、打麻将不理另一半,甚至与回家之后看书写作不理另一半,并没有本质性区别,大多只是回家之后暂时性行为,而不是回家之后的全部生活。如果说回家之后玩手机不理另一半是冷暴力,属于家庭暴力行为,那么按照这个标准,回家之后看书写作不理另一半也是冷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行为,这显然有点荒唐可笑。还有人认为,手机只是逃避矛盾的出口,即使这也是一种家庭暴力,手机也只是“背锅侠”:形同陌路的夫妻状态,一方是在玩游戏,看小说,跟别人聊天,刷朋友圈,还是在看电视,又有什么关系?

支持和赞成者则认为,“低头族”算家暴,是对年轻夫妻的提醒,更是对婚姻的救赎。众所周知,如今手机在大家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依赖移动电子产品,减少了人的孤独感,联络了社交感情。然而,不管信息传速多快、音画信息多真实、文字多感动,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无论如何也模拟和传递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真切眼神、近旁相伴时的温暖气息以及心理上的安全踏实,莫以过度的低头,减少甚至伤害到同家人真实生活中的互动。特别是现代年轻夫妻更多的时候应该依靠亲近大自然、亲近有生命力的东西,来减轻压力、传递亲情。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还是应该在阳光下、在现实里、在家庭和事业中实现。“低头族算家暴”,与低头族不利于亲情赡养、亲子关系是一个道理。推而论之,只要是处在双向或多向关系的场合,都不要只顾着玩手机而漠视他人的存在,否则,所带来的往往都是伤害。

但在法律工作者看来,“一直盯着手机看,不理伴侣算家暴”是媒体的误解。生活中,我们可以感性地认为“一直盯着手机看不理伴侣”的行为是一种冷暴力,进而是一种“家暴”。但在法律上,认定为家暴意味着相关司法程序的启动乃至法律责任的承担,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律解释规则,应当涤除生活化的语言和情绪化的表达。“一直盯着手机看,不理伴侣算家暴”的误解,会造成家暴概念的泛化。“家暴”可能会沦为一个筐,夫妻间的任何纠纷都往里面装,这反而消解了法律上家暴的严肃性以及家暴行为本身的严重性。实践中,夫妻一方因感情不和,以长期不理睬的方式造成另一方严重精神伤害的,法官可以根据个案情况发挥自由裁量权,认定为家庭暴力,但是须根据感情基础、发生原因、持续时间、精神损害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认定。

总而言之,“盯着手机不理伴侣算家暴”有些言重了。婚姻家庭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需要夫妻之间经常性沟通交流,也必须对家庭冷暴力说“不”。但家庭冷暴力并不是一个筐,不能轻易地把玩手机不理另一半这类行为往里面装,都贴上家暴的标签符号。当然,即便玩手机不理另一半不属于家庭冷暴力,但夫妻之间要多沟通,少玩手机。

2019-04-10 闻道 1 1 日报 content_649566.html 1 “低头族算家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