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胡克潜 霍琳娜)“村里那些废弃的没顶的老屋子,户主愿意修的就修复修复,不愿意再要的就扒了建厂房了,这些坑塘也都收回来了,大部分种上了红枫和海棠,剩下的我再整理整理重新发包出去,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村收入,一举两得!”3月30日,汶上县苑庄镇大王庄村的支书张思银说道。
为美化村庄环境、盘活集体资产、增加群众收入,自2月份开始,苑庄镇安排所辖各管区进行对调检查,将各村的废弃漏顶房屋、荒片、坑塘等集体资产进行摸底。共摸排出废弃漏顶房屋756处,荒片563个,废弃坑塘53个。摸清底数后,该镇制定了《对镇域范围内废弃、漏顶房屋进行修葺、拆除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废弃、漏顶房屋首先鼓励群众修葺,不愿意自己修复的由群众支付1500元,村委负责修葺的。不愿意再要老房子的由村委会拍照、建档后予以拆除。拆除后的空地栽种绿化树木或种植高价值经济作物。拆除后连片的空地租赁给大户经营,收益按村委会、当事人5:5分成。对村内废弃的荒片和坑塘,包管区领导和村支部书记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深入到占地群众家中,逐一登门告知,并要求其限期清理地面附属物。清理整修完成后进行对外承包,所得收益均归集体。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共拆除漏顶房屋710处,修葺46处,腾空土地285亩,栽植绿化树木1029棵,盘活集体资产115万元,3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