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岩
“就怕办药费报销,原来都是自己跑,离得远不说,要是忘带了啥东西,可要折腾好几趟。”说起出村“办事”,家住汶上县郭仓镇沙沟村的马兴言老人感受很深。与以往不同,不久前,马兴言在家就把药费给报销了,“只要在家里填个表,就有专人帮着跑,省了大劲儿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变化源自改革。2018年12月,汶上县郭仓镇推出“足不出村”办政务专项改革,通过代办、网办等形式,实现了101个涉农事项村级全程免费代办,全镇3.8万农民直接受益。
近几年来,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 一般的村到镇服务中心,近的要三五公里,远的甚至超过十公里,跑一次都不近,如果在办事过程中所带要件不全,填表或表述不准,还很易造成往返多次的情况。具体的事,还要有具体的人来办。谁来办?郭仓镇把目光盯在了村级组织中的村干部、各类协管员和辅助人员上。由镇政府统筹,将全镇30个行政村的劳动保障协管员、综治网格员、计生专干等整合为村民的“代办员”,每个行政村配备1至3名,其中择优确定1名文化素质高、操作电脑熟练的人员为“网办员”,专门为村民提供服务。“依托村级政务服务站代办员、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员,再到县级政务服务大厅人员这样‘三棒接力’的办事流程,充分发挥了各级力量,帮助村民办事就近跑、跑一次,甚至不用跑,实现了由‘农民跑路’向‘代办替跑’的转变。”该镇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据了解,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该镇还对“代办员”和“网办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重点讲解表单填写、收齐要件、材料初审、信息核对、申报上报等手续和网络技术,使其至少掌握2个以上部门业务,实现一专多能直至全能。同时,对村级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采取电话邀约、上门服务等方式,全方位满足村民各种代办需求。目前,已建成60名“代办员”和30名“网办员”的办事队伍,办理为民事项2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