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增强学习本领,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实现新进步,做到博学精学,着力提升各种能力。
加强学习科学理论,着力提高政治能力。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立场,有着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政治是我们党最本质的特征,政治标准是衡量党员干部的首要标准。提高政治能力,是实现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历史使命提出的紧要课题,也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不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加强对党章党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通过认真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治思维谋划各项工作、制定具体决策、处理实际问题,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在纪律面前没有特权,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着力提高执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只有业务素质过硬,才不会说外行话、办外行事;才能敏锐地捕捉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科学、及时、准确制订发展战略规划;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带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推动事业发展。党员干部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知识“短板”、能力空白、经验盲区做到精准化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做到既全面又专业,努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防止出现“讲政治不如老干部、讲法律不如上访户、讲经济不如个体户、讲科技不如专业户”的现象,切实解决好面对新时代不适应、不善为、不会为的问题,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做好。
加强学习历史知识,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明国情,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志向,可以增才智,可以强党性。党员干部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文化自信,以史为鉴,在吸收和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增强本领,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心态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树立创新意识、焕发创新激情、激发创造活力,不断以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加强向人民学习,着力提高服务能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问计于民,服务于民。“拜人民为师”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并且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本领,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察民意能力,融入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入调查研究,弄清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使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各项举措切实成为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有效之举,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提高解民忧能力,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不断提高执行力,切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提高惠民生能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来,增强服务的目的性。
(作者单位:中共邹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