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3月17日讯(记者 刘传伏)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新闻发布会。市城乡水务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介绍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立足保障水安全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市严格“三条红线”控制管理,突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刚性约束作用,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期间全市年用水总量在21.35亿m3至23.5亿m3之间,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47.41m3。我市成为全省第一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市”,6个县市区成为省级水资源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市区。优化配置水资源,坚持“三先三后”即“先客水、后主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非常规水、后新鲜水”的原则,加大地表水、中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先后实施引江、引汶、引黄工程,稳步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66.4%。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020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坚持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作为基础工作来抓,2019年以来全市共建成省级节水载体64家。完成市、县两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大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落实党政领导担任河湖长,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等工作,有效维护了河湖健康生命。在河湖清违整治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美丽河湖建设,去年建设完成14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其中泗河兖州段等6条河流被命名为省级美丽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