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2019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也是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关键一年。“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当前,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坚持不懈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据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精心组织、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全市12.03万户、23.8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09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实现“五通十有”,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市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切实用好“响鼓重锤”,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在落实责任上要用好“响鼓重锤”。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和严格的责任落实,越需要加强领导,强化担当,主动作为。要按照责任分工,逐项梳理任务、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形成脱贫攻坚合力。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确保扶贫资金一分不少都用在贫困群众身上,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进一步充实配强各级扶贫队伍的工作力量,给予更多关心爱护,充分激发广大扶贫干部积极性。
在整治问题上要用好“响鼓重锤”。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焦问题,组织开展好脱贫攻坚“回头看”活动,对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逐项过筛子,认真对照检查,聚力整改提升,严肃工作纪律,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切实强化扶贫攻坚保障,按照“责任随着职能走”的原则,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作风建设,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抓好监督考核,加大对扶贫干部的关心关爱,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工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在脱贫攻坚中用好“响鼓重锤”,锲而不舍,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