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3日
首页
第02版:

把“学习强国”当成扶智“加油站”

■本报通讯员 郭瑞宁

近日,笔者来到汶上县刘楼镇徐牛村,发现许多村民没事时就会掏出手机,浏览“学习强国”软件上的信息。村民这种学习精神让笔者产生了兴致,于是与村民攀谈了起来。有这位村民告诉笔者,他正在看包村干部转发的国家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信息。能够让普通群众参与到“学习强国”的学习中来,不能不说徐牛村在该项工作中走在了前列。

笔者联系了徐牛村包村干部杨洁,了解到她在每天对群众的走访、沟通中,时常会打开学习强国平台,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通过学习强国助手和民情联络微信群分享给村民们,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时政信息。“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推广‘学习强国’平台,而且能够提高群众理论政策水平,特别是精准扶贫户的脱贫信心,产生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效果。”杨洁告诉笔者。

年初,汶上县刘楼镇抓住“学习强国”推广学习的契机,及时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对各支部党员干部开展培训辅导,建立了学习组织架构,不断扩大覆盖面,实现了全员登录、全员学习、全员覆盖。同时该镇安排各村包村干部为各村学习管理员,为有智能手机的普通群众和贫困户手把手下载安装学习平台,将“学习强国”平台建设成为贫困群众扶智和扶志的“加油站”。

“我们村以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思路,工作没有方向,通过‘学习强国’这个平台看到了其他地区一些好的思路方法,今年我们准备多探索一些路径,实现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的目标,真正改变村里无钱干事的困境。”徐牛村支部书记徐海告诉笔者。徐海还提到该村贫困户徐西行通过“学习强国”了解到很多残疾人创业的故事,不服输的他也萌发出创业的想法,村里于是帮助他开了一家手机科技店,现在生意还不错,正想着扩大一下规模呢。

“‘学习强国’平台让广大干部群众有了自己的‘充电宝’‘加油站’,能为干事创业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该镇主要负责人介绍。

2019-04-03 1 1 日报 content_647770.html 1 把“学习强国”当成扶智“加油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