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珣
“我来师庄村的初心就是想建好建强支部班子,发展壮大村庄集体经济,使村民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驻师庄村第一书记杨远然在支部主题党日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7年4月初,济宁市妇联妇儿办副主任杨远然被下派到微山县鲁桥镇师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他便扑下身子扎根村庄,与师庄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坚持调研先行,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碗茶水端得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为了快速摸清村庄基本情况,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杨远然先后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等,详细掌握班子建设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加班加点逐一核查全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清楚掌握每一户的家庭收入情况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全面摸清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摘掉村庄贫穷落后的帽子,逐步改变村容村貌,他组织村班子和部分党员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市妇联下拨并协调各项扶助资金126万元,大力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实加快各项工程建设进度,他顶着烈日和风尘进行地段丈量、设计,深入农户家中耐心做思想工作,并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先后修建村内道路3000余米、村西致富路1000米,铺垫围堰2000米,铺设下水管道600余米。两年来,村庄发生了一项又一项的变化——宽敞笔直的水泥路,整洁优美的街道,设施齐全的市级妇女儿童家园、微机室、村会议室、党员聚力先锋站,这些都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关爱至上,深入开展温暖帮扶活动
面对不同的困难群体,杨远然都精心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竭尽所能帮助贫困家庭,同时积极联系同事、企业结对资助帮扶贫困儿童、贫困母亲等。
刚到第一个星期,他就组织巾帼志愿者到师庄村陪老人们聊天,打扫卫生、整理床铺。联系济宁传统文化义工团在师庄村举办困难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救助10名儿童,每名儿童扶助金500元,并请心理专家授课,与孩子们交流互动,取得良好效果。随后,组织开展了“爱心大篷车”送温暖公益活动,为10名贫困儿童家庭每人发放了500元慰问金,并多次开展“家庭叮咛促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就五防安全及家庭教育集中授课,为村里30多名孩子发放了书包等文具。
像这样“面对面、心贴心、送温暖”的事,经常在师庄村“上演”。一位村民笑着说:“我们第一书记人缘好,对我们像对待亲人,经常来家里坐坐,有时候他还让他同事看望我们,这不是和自家人一样吗?”
“第一书记”冲锋在前,派驻单位也充分发挥后盾作用全力帮扶,为村民送去温暖。两年来,市妇联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5户,发放慰问金1.5万元、米面油大礼包15件、衣服200件、春联600副、年画600张,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满意。
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建设过硬党支部,杨远然坚持每周组织一次“两委”集中学习,引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钻研认真思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法律法规等知识,先后开展了18期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活动,努力提升农民素质。针对阻碍本村发展的症结和短板,他和党员干部共同探讨谋划脱贫之路,积极解决问题、推进村庄发展。
他坚持走村入户,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亲自走访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陈庆生、老生产队长杜忠刚等老党员,为每户党员送去500元慰问金,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困难,认真听取他们各方面的想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党员和群众的心中。
为切实做好扶贫工作,他多方协调争取,为师庄村建设完成17KW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0400千瓦时,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每月可领取扶贫金640元。为发展壮大村庄养殖产业,协调供电部门新装100千瓦的变压器1台,保证了养殖户的用电安全。
自从杨远然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与亲人团聚对他来说已是奢望,无数个节假日,看着别人阖家团聚,他却在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多少个不眠夜,当人们早已进入梦乡,他却伏案桌前审核档案。两年来,他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智慧,使师庄村发生了覆地翻天的变化,可是他自己却像变了一个人,白皙的皮肤早已晒得黝黑,油亮的头发变得枯黄凌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19年3月11日在市妇联驻微山县鲁桥镇师庄村工作座谈会上,杨远然作了驻村工作汇报。市妇联主席李丽对其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驻村干部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在市下派工作团的统一领导下,带着对群众的一片真情,摸实情、解民忧,出真招、下真劲,有力促进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我们要进一步做好驻村帮扶工作,脚踏实地履行职责,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打响全市巾帼品牌,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爱心大篷车”送温暖活动
“五防”安全课程进社区
新建村妇女儿童家园
新建村微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