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一个阶段特别崇拜英雄,那就是心智初开的少年时代。十来岁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向往,每当时代出现一位不同凡响的先模、英雄人物,总是仰慕不已,想象着那一定是未来的自己。
1963年春季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霍家街小学校园中,海棠花正含苞待放。少先队大队部里坐满了系着红领巾、带着队干臂章的孩子。他们围着一台老式录音机,凝神静听着磁带传送的一位青年人的讲话,普通话里略带南方口音。他讲述着,自己怎样从一个旧社会的苦孩子,变成了新中国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又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党和人民、报答祖国和社会。大队辅导员告诉我们,这就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同志的讲话录音。我们不由一阵惊喜,听着他那热情真挚的话语,我们感到与心目中的英模在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新中国创建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从课本上,报纸、广播中,课外读物和电影、戏剧里,我们知道了许多英雄的名字和事迹。他们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威震敌胆、夺取胜利的战斗英雄,是攻关克难、战天斗地、建设祖国、创造奇迹的劳动模范,或是驰骋赛场、奋力拼搏、捧回奖杯的世界冠军。
雷锋的出现,为我们树立了又一类光辉的形象。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满腔热情地投入社会公益,真诚无私地帮助他人,不计名利地付出贡献,乐而不疲地奉出爱心。看似做着平凡无奇的小事,却彰显着新时代崇高的精神,闪耀着人性真善美的光辉。
雷锋在他日记里写到:“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如此”。平凡而又伟大这一新的词语,从此收录进了我们的知识库,注入了我们心中。很快,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传遍全国,从那时起,“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便在中华大地经久不息地回响。我们是歌唱和学习雷锋的第一代中国少年,是在我们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人生最容易接纳和吸收新事物的时期,雷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那时《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雷锋之歌》等书籍,常放在我们的书包里随身携带,我们一遍又一遍阅读,一遍又一遍歌唱。大家交换着书籍,交流着心得,还以实际行动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自发或有组织地做好人好事。我们定期到学校附近军烈属家打水、扫地、慰问老人,到市图书馆擦窗、抹桌、整理图书,到工厂、农村义务劳动;设立节约箱,捡拾废旧物资,支援国家建设,每天把校园和校门外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之间也更加关爱,争着为病假同学补课,悄悄向困难家庭同学送文具、赠衣物。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克己奉公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当然,懵懂少年思维毕竟简单,为做好人好事也曾做出过幼稚可笑之举,但我们的心是诚的,人人向往着成为雷锋式的好少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时代造就人,雷锋精神对我们那代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融进了我们一生的思想行为之中。在一天天长大,又一天天变老的岁月里,我们经历了时代的交替,社会的发展,目睹了世间发生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许多事例,通过对比、鉴别,我们加深了对雷锋及其精神的理解。
雷锋精神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光明一面,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正能量。无论历史发展过程怎样动荡,它都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人民大众心里自有明镜,有标尺,有坚守,有底线。在是非混乱、争斗纷纭时期未泯灭人性,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时期没丧失人格。
欣喜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不断涌现出,组成了践行雷锋精神的大军。雷锋精神是纯朴的,无须装饰,无须形式,只需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去做好人好事,事情小到对他人的一副温馨的笑容。
雷锋的精神是高尚的,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总是满怀热情去干那些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党、有益于社会的事。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还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雷锋是新中国造就的崭新形象,雷锋精神是优秀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章节。当今,同样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我们那代人对雷锋有着特别的感情,他比我们大七八岁,我们把他称作哥哥,后来同全国人民一起称他雷锋叔叔。至今我还珍藏着五十多年前,曾经反复阅读过的一本书,《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去年和一位小学校友不期而遇,叙旧时不由回忆起在霍家街小学一起参加全市《雷锋组歌》合唱比赛的往事,她说她还一直保留着当年练唱的歌集。我不由心头一热,默默地说,让我们继续珍藏吧,那导引着我们心灵之路、承载着我们美好记忆、浸润着我们纯真情感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