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9日
首页
第07版:

做一个雷锋那样的人

高延安

1963年3月,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时,我正在济宁一中读中三,五年制中学三年级。题词最早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所以,最初的学习活动是在共青团和青年学生中开展的,后来发展为全党、全军、全民的学习运动。

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什么?怎么学?济宁一中团委组织我们全体共青团员展开讨论,最后归结为一点:做雷锋那样的人。

一是像雷锋那样感恩报恩。雷锋出生在旧社会,父亲因家庭贫困早年去世,母亲被地主逼死。他小小年纪就被迫给地主家放猪,手臂还被凶狠的地主婆用柴刀砍得鲜血淋淋。他恨死了万恶的地主阶级和吃人的旧社会,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穷人闹革命,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人民翻身解放做了主人。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里,雷锋这个孤儿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上了学,参加了工作,先后到农场和工厂当了工人,最后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雷锋从小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他都怀着饱满的热情,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我们这些青年学生,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但我们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也决心像雷锋那样,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准备将来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是像雷锋那样读书学习。我们可以看到,雷锋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不是单凭着朴素的阶级感情,也不仅是靠感恩报恩的思想和行动,更重要的是他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三观的确立,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读书学习和思想锻炼。

雷锋上学的时候就酷爱学习,当工人后更加热爱读书,特别是参军入伍后,他更是如鱼得水,如饥似渴的刻苦攻读毛泽东著作。当前流传于世的雷锋经典照片,许多都是他捧读的镜头。他不但反复学习,而且深入思考,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学校的团员就借用下来,提出读毛主席的书。当时《毛泽东选集》发行量不大,我们这些学生一时很难得到,我便千方百计找一些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供团支部集体学习和团员们传阅使用。1965年暑假我到北京探亲,花了三天时间参观在军事博物馆举行的廖初江、黄祖示等三人学习毛主席著作大型展览,抄录了厚厚一本子笔记,带回来供团支部的同学们一起学习,有效促进了学雷锋活动的深入。

三是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雷锋在短短二十几年生命的后半段,天天时时处处都在做好事。人们形象地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乐于助人,是出于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炽热的爱心,绝不是一时的冲动,更不是形式主义的作秀。他有一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阶级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有爱有恨,敢爱敢恨,爱憎分明,一辈子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们群众。只要群众有困难,雷锋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为人民、为社会、为他人鞠躬尽瘁,不遗余力。这才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的真谛。

作为中学生,我们当时社会活动范围小,经济能力差,只能从实际出发,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团支部十几名团员每人每月捐献3至5毛钱,凑起来分别为困难同学解决菜金问题。两名团员自己花钱买了推子,学会了理发,为全班三十多名男生每人每月节约两毛钱的理发费。学习成绩好的团员,主动为学习差的同学补课。有的团员脱下自己正穿着的衣服,捐赠给困难同学……一中团委还组织团员利用寒假暑假到附近小学校当辅导员,指导小学生学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组织他们到周围街道打扫卫生,为居民做好事。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上山下乡、进厂当工人、入伍服兵役、退伍进党校做教员、光荣退休等阶段,但当年学雷锋的传统我一直在坚持,无论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战士还是当教员,我都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坚持读书学习,充实丰富自我。我一直把理发推子带在身边,在农村、工厂、连队和党校为需要的人理发。如今,我在关工委工作,全力从事关爱未成年人的事业。我一生都在努力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心想做一个雷锋那样的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19-03-29 高延安 1 1 日报 content_646631.html 1 做一个雷锋那样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