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9日
首页
第06版:

野味的菜

范中超

漫步春天的河畔,见许多野菜,一身透明的绿。

荠菜是早春的精灵,随着几场小雨的滋润,先咬破春泥,偷偷探出头来。在田间地埂上,一棵,两棵,三四棵……总看到它们一脸娇羞的,或独居,或几棵簇拥着。尽管个头不大,每株才长出三四片叶子,也会令人不辞辛苦,到田间去挖,只为与它们春的相约。荠菜有着众口一词的营养价值,可做汤,亦可包水饺。如今的超市里竟也有,荠菜水饺也常见,可还是少了一些野生的清香。

气温回升,蒲公英、野葱也登场了。母亲常到田地里挖蒲公英,因为蒲公英味苦,不论蒸吃还是凉调,童年时的我们并不喜欢。每到吃饭时,母亲会劝我们,“这野菜吃着苦,但对身体有好处……”。尽管如此,太多的时候,还是冷落餐桌上的它们。尽管对蒲公英不喜欢,可大家对野葱却偏爱。野葱又叫野蒜或小根蒜,在故乡,我们更喜欢叫它的乳名贼蒜。它的茎叶像葱,根却像蒜,体型相对较小,可以煎鸡蛋饼,也可以和面做成窝窝。为了这份难得的美味,我们常会跑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挖,尽管辛苦,更多的还是快乐。

上学时,读刘绍棠的文章《榆钱饭》:“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印象中,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榆钱树,那时的我们,从未吃过杨芽儿和柳叶儿。当东风吹来的第一丝新绿,悄然化作成串成串的榆钱时,大家常会迫不及待地爬上榆树,一个个骑在树叉上,先撸上一把生吃,再把收获的带回家。不论蒸吃、熬粥,还是做成菜窝窝,榆钱都是春天里不可错过的美味。

当许多的野菜渐渐少了曾经的稚嫩,槐花登场了。每年的四五月间,正是槐花绽放的日子。每一次花开,它都像住在深闺里的少女,一身洁白的礼服,掩映在嫩绿的枝叶间;浓郁的清香,直引得小蜜蜂们,在它们身旁飞来飞去。每到这时,母亲会小心地摘下这些花儿,与面和在一起,放在油锅里煎,然后添水烧一锅汤。想在那样一个青黄不接的时节,能喝上一碗新鲜的槐花汤,又是多么珍贵,多么令人回味无穷。也许,只有在那时,春的气息、春的味,才最隆重,才真正沁透五脏六腑,让人彻底抛弃冬的郁闷与烦躁,走向无处不在的春天里尽情地陶醉。

春天里,野菜香,有踏青的快乐,有野味的诱惑,更有对故乡那片沃土最深深的思念……

2019-03-29 范中超 1 1 日报 content_646629.html 1 野味的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