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4日
第03版:

心系基层群众冷暖 下足帮扶“绣花功夫”

乡村振兴先锋

——汶上县刘楼镇辛海村第一书记冯成利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 刘儒静 刘慧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房屋,开阔的文明一条街,地标式的党群服务中心……走进汶上县刘楼镇辛海村,路灯明、河水澈、乡村美、村风正,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冯书记来啦!”驻村第一书记冯成利刚到村口,村委委员辛延胜就大老远高兴地喊着。

“驻村帮扶工作是任务,干得久了,感觉早已和乡亲们融为一体、亲如一家,我们有这个条件,能做一点是一点,咱们齐心协力。”冯成利质朴的话语流露出对辛海村村民的关切之情。

辛海村位于汶上县刘楼镇东南部,比较偏僻,村里有1000余户3500余位村民,有着26户贫困户。2019年7月,汶上县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冯成利入驻辛海村,为村民出谋划策,团结带领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个中心任务,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完善基础设施 增进民生福祉

冯成利来到以后,听到群众说的最多、抱怨最多而又最无奈的就是道路。多年来,村里的主路凹凸不平、路面狭窄,每逢下雨就会泥泞不堪,“通行难”一直是村民的一件烦心事。

冯成利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修路涉及问题多矛盾大情况杂,冯成利和村“两委”干部主动作为,多次商议,召集党员大会、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对村民翘首企盼的道路修建问题进行了论证,制定了详细的修建方案,多方筹资90余万元,帮助辛海村修建长1.8里、宽6米的柏油路,又向有关部门协调了2万元的绿化苗木栽种在路边。他还争取了资金10万元,在主街绘制以“孝敬、互助、诚信、敬业、勤俭”为主题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成为村民的学习阵地,推进村里文明和谐之风深入人心。

强化阵地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刚到任不久,冯成利发现辛海村办公环境落后,基层党建相对薄弱。为加强阵地建设,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冯成利主动担当,多方筹措资金75万元,于2020年6月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总面积600多平米,20多个房间,明亮、宽敞,三层楼上的“听党话 跟党走”几个大字和五星红旗十分醒目,成为了辛海村的新地标。党群服务中心有党员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为贵综合服务中心、民事代办服务点等便民利民窗口,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村民找村干部办事情方便了很多,闲时还可以到农家书屋来看看书,参加培训,学习知识,下下象棋,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

“如今村里终于有了党员教育管理、为民服务中心,过去在乡镇政府办理的服务职能现在由村里承接,还能为村民提供农村淘宝、快递代收等便民服务,别提有多好了!”村会计辛凡运高兴地说。

盘活闲散土地 壮大集体经济

2019年7月冯成利入驻辛海村就赶上一场雨,经实地查看,发现不少“沼泽地”“坑、洼、塘”,原本是用于储存雨水、农田灌溉,现今杂物乱堆、污水横流。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些坑塘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成了村民一年四季倾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污水坑。到了夏秋季节,更是蚊蝇乱飞,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村内环境和村民和谐。

冯成利筹集资金7万元,打算对坑塘进行整治。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对村内废弃坑塘进行逐个排查,并对每个坑塘制定了不同治理方案。一部分实施沟塘分流,挖除污泥、垃圾和漂浮物等杂物,将坑塘的一部分进行了填土、硬化,安装了健身器材,修建成3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另一部分结合地形地势进行平整、绿化、美化,整治了三个废弃坑塘,总面积15亩,平整后出租一年获得8000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臭坑塘的成功变身,引来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跳广场舞的群众们甭提多高兴了,村干部也笑得合不拢嘴。“第一书记出实招、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新地标、坑塘整治有成效、人居环境大变样、邻里和睦村风正,一举三得促增收,冯书记带着村里奔小康,真是俺村的设计师……”辛延动佩服的话不停嘴,想起当时给冯书记提的“小难题”,看看如今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睦邻友好的村庄氛围不禁感慨。

不忘初心使命 密切鱼水深情

“有困难,找冯书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口头禅在群众口中传开了。这在冯成利看来,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2020年冬天冯成利去村里走访时听群众说起村民辛培东家失火了,冯成利赶紧前去查看,原来辛培东给台灯充电,家里没人,电短路走火引着了杂物,烧了三间屋,家具、冰箱、空调都烧光了,损失2万元多元。冯成利看见这家人的困难,便赶紧联系镇里的民政部门,申请了临时救助。“我原本以为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冯书记来了,主动帮我联系民政部门,他们来拍了照核实,给俺申请了3500块钱,冯书记真是个暖心人!”出了这样的事,冯成利放心不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家里发放居家安全生活常识明白纸,叮嘱他们注意用电、取暖安全。

2020年9月份的一天晚上,在外打工的村民辛延辉给冯成利发微信求助:“冯书记,俺闺女在无锡上小学,想把学籍转回来,教办那边说外地转过来需要一段时间,你看看能不能给打听一下!”辛延辉回忆道:“我发过去微信后,没想到冯书记马上给我打过来语音消息,他十分上心,仔细问了俺闺女的姓名、学籍号等信息,热心帮忙打听,很快就帮俺解决了转学籍的问题。冯书记真是把村里人当自家人,没有见外……”辛延辉现在一提到这件事还充满着感激,对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

驻村工作无小事,一点一滴总关情。冯成利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其实干的是良心活,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看,群众才会信任咱。”

2021-03-14 乡村振兴先锋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4406.html 1 心系基层群众冷暖 下足帮扶“绣花功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