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0日
首页
第08版:

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济宁市文昌阁小学特色校园建设写真

本报记者 周慧迪

【编者按】时代在变,济宁在变,任城在变,教育在变。在这些“变”中,文昌阁小学堪称典型与特例。文昌阁小学也在变,彻里彻外的变,形于外发于内的变,硬件变很“硬”,软件也变得很“硬”,特别是,她的日常管理,她的校园文化,她的教师面貌,她的教学质量,正越来越美好,让记者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学校兴衰 我的责任

一所学校,因底蕴而厚重,因朝气而潜力无限。济宁文昌阁小学就恰恰具备了这份厚重和潜力。说她厚重,是因为她有百年的辉煌办学历史;说她潜力无限,是因为她时刻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始终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在文昌阁小学采访的这天,看着老师们匆忙的身影,记者发现一个奇特之处。在校园里忙碌的教师们,都是跑着去工作,匆忙中却又显得井然有序。张永青校长看到记者疑惑的目光,说道:“这也是我们文昌阁小学的一个特色,作为小学教师,不仅有教学工作,还有很多其他事务,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时间,专注而高效地工作,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对工作的认真。”

走进校长办公室,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映入眼帘,“这是文昌阁小学的电子监控显示屏,我每天来校后先在每个楼层转一圈,再看一遍校园里的监控情况。这已是多年以来已经形成的习惯,只有每天看一遍才能放心。”张永青校长坐在办公桌前,深情地谈着她的校园,就像谈起她的家。阳光洒在她的身上,记者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她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让我很有感触,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责任教育’。作为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有责任意识,更何况作为管理者,我更应该尽到责任。在2012年7月,我来文昌阁小学任职时,学校一期建设工程教学楼、幼儿园竣工,正逢旧教学楼拆除,新教学楼装修,内部设施的安装配备,保证9月1日如期开学;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学校二期工程建设,既文体馆、塑胶操场、大门围墙等建设工程;校园绿化、校园文化设计、审核、招标建设;学校管理、安全管理、教学质量提升等,学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尽快理出头绪,又要保证质量高效运转,我学看图纸、审材料,出思路,抓落实,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常常晚上工作到9点。没有工作时间保证,也就无法谈工作效率。”张永青认为,献身教育热爱工作就是做老师的职业道德。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斗,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没有刻意安排的情况下,每晚只要张永青校长加班,时任大队辅导员的张春杰、后勤处副主任葛福清也每天在办公室加班,每当校长需要材料,或了解工作情况时,不管几点,他们总能在最快的时间准备好。现任副校长张春杰说:“文昌阁小学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分工负责,担当有为,这正是校长倡导的‘责任意识’,只有学校领导成员以身作则,尽到应尽的责任,带领的教师队伍,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

采访那天,学生放学离校,记者看到了副校长张春杰在校门口忙碌的身影。经了解得知,张春杰自2010年担任大队辅导员以来,每天早上7点到校,下午一点半到校,不管是不是他值日,近十年来,四季轮回,风雨无阻。同事们都说:只要有张春杰在,我们就放心;只要他在,孩子们就多了一份安全。

在“学校兴衰,我的责任”的工作氛围中,每位教师都树立了明确的责任意识。记者在张永青校长引领下,参观楼廊文化,正适逢学生下课,每一位孩子都热情地与张校长打招呼,一个个天使般的笑容让记者记忆深刻。经语文教研组组长吴晓媛介绍到:“张校长任职以来,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从每个学期的开始到期末,都是先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再反复交代老师应该怎样做。让年轻教师从管理者的身上看到了不足,从而学到更多。每时每刻都为孩子着想,孩子们也喜欢学校的氛围,更喜欢张校长。”

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张永青校长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学校管理者及每一位教师,应具有责任意识,张校长在完善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引导教师找到差距,明确目标,努力把学校管理引向深入。

文昌阁小学的教师们,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为学生们尽着自己的责任,也为这个社会尽着自己的责任。语文教师张慧蕾,由于身体原因先后进行了两次手术,临床大夫建议卧床休息一个月,但是她仅仅在休息了一周后,就提前回到了那个让她牵挂的教室。由于术后时间较短体力不支,走路需要人搀扶,讲课需要坐在椅子上。学生们自觉的轮流帮张慧蕾搬椅子、拿教具,即使现在张老师已经逐渐康复,孩子们依然每天去办公室询问老师是否需要帮忙。老师在学生的身上看到了爱,而学生在老师身上体会到了责任的意义。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日复一日地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地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却无怨无悔,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责任的存在。还有刘洪霞、汤美英、郭凤美、李艳珍、田玉霞、吕燕等干部教师,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梁肖、刘慧慧、郑春梅、侯欣欣、刘宁宁、常雪琳、郭娇等一批青年教师,牺牲自己婚假、产假时间,主动提前到校上课,谈到这些,张校长的眼圈湿润了……文昌阁小学的老师们,就是这样肩扛着教育责任,怀揣教育梦想,带着对学生无私的爱,这样忙碌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

师优校强 文昌教盛

记者在学校采访的过程中,看到老师们在办公室、教室、 操场上,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忙碌的身影。张校长对记者介绍到:从2012年至今,学校新入职近50位青年教师,所以对新入职教师的职业培训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在每学期初都对老师进行师德、教学常规、班级管理专题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让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让青年教师旁听学习。学校各教研组依据教学实际,确立“小专题、大研究”的教研思路,实现一组一专题的教研特色。扎实开展好“每周一研”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备详案,写好课后反思。单周集体备课,双周教研活动。

“学校的教学工作任务重,身为文昌阁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80%的老师在寒暑假期间,把下学期的教案提前写好一半以上的内容,以便开学后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教学活动。如教务处副主任王广艳一直兼任数学教师,每个假期,她都几乎写完下学期的全部教案,然后再带领团队的其他教师钻研新的教研方法,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影响,最终培养出李惠、杨蕾、梁亚红、杨晓伟等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张永青对记者介绍到,每个学期,学校都以学科、年级组为单位,分别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究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课题组成员实验研讨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交流课,学校领导推门听课等。每次活动,备课组长们都组织本教研组老师,集体备课、试讲、听课、说课、评课、研讨。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文昌阁小学在教学管理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了多项荣誉,2018年,刘慧慧、梁肖、殷倩、秦冲、杨方等8名教师在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一等奖5人,二等奖3人;臧然、唐颖在市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李艳珍、汤美英、杨蕾等6人评为区级教学先进个人等。

在狠抓教学管理的同时,文昌阁小学也时刻不忘对教师进行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水平。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参加远程研修,观看“名师课堂实录”。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级学习研讨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到青岛、威海、济南、徐州等地观摩教育大师、专家的课堂教学,请市、区教研员到校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并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抓好“八个精心”的落实,对区教学常规要求,采用推门听课检查、定期检查、期末汇总考核等方式,对教学常规进行量化考核,并将量化结果纳入期末绩效考核。

付出就会有回报,在省、市、区级优质课评选及业务大赛中,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仅2018年就有宋祥袒在省“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获奖;刘叮咚、钟凤龙在市创新实验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刘宁宁、郑春梅、张冉冉、常雪琳、宋乐、王喆、侯欣欣、刘叮咚等在区优质课评比中分别获一、二等奖;王晋、韩海洋在区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唐颖在第八届市少儿书画大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张春杰在市机器人比赛中获优秀裁判;秦冲在“市长杯”足球赛中获优秀裁判,王戈、田梓良在区“体彩杯”田径运动会中获优秀教练员;吕燕、张仲坤在市第六届中小学校园艺术节大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等等。由于领导的悉心培养,教师的不懈努力,文昌阁小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干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市、区级名校长各1人,省、市级特级教师、杏坛名师各1人,省、市、区级教学能手20人,省、市、区级优质课、观摩课执教者、基本功大赛获奖者50余人次,为学校的发展储备了厚实的人才基础。

近年来,全区小学语文、数学抽考调研中,文昌阁小学多次名列全区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区综合教学抽测、教学视导、常规教学资料晾晒,文昌阁小学综合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任城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文昌阁小学从实际出发,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师培养和教学管理机制,促进了教学工作快速、全面地发展。

饱读诗书 润泽生命

经典诵读和大阅读教学,是文昌阁小学的特色。漫步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经典名言名句,孩子们之间也在互相背诵中,朗朗诵读之声不绝于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文昌阁小学一直在积极推行的事情。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经典诵读晋级卡》,学生每掌握30首手册上规定的古诗,就可以晋升一级,一共200首古诗分五级。若全部掌握可以选择其他古诗经典自己背诵,晋级特级儒雅少年。通过级别诵读达标闯关晋级,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孩子在润物无声的诵读中,获得精神的成长。

为了养成学生们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文昌阁小学推进大阅读系列活动,让书香溢满校园。学校积极开发阳光大阅读课程,制定“阳光读书活动”方案,分年级安排背诵、阅读篇目。按班级集体借阅图书、国学教材。各班级充分利用每天晨诵、午读、每周1节阅读课、每天半小时亲子共读时间,让学生背诵、阅读。每年5月,按班级、年级、校级,层层举办“儒雅少年经典诵读晋级赛”,人人参加,逐级过关。小学生5年级毕业,会背国学读本1至10册中的经典篇章,会背200首古诗、100篇美文,阅读100本课外读物。学校为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印制了读写绘本,学生做到读前知要求,读中写摘抄,读后会感悟,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校无大小 至精则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校无大小,至精则胜——用这样的句子,形容当下的文昌阁小学,再恰当不过了。文昌阁小学的校园不大,但其中散发出来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却使得每个不起眼的角落都雅致异常。

漫步在初春的文昌阁校园,虽然寒冷的冬季还没有离开,却能感受到一片生机勃勃,路在树中,校在林中,人在景中,堪称一所“生态园”。学校种植了30多种名贵乔木、花灌木,进行4层立体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苗木叶子绿、红、黄、紫,四季交错,美不胜收,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品种多样,个性鲜明。学校正悄然成为“诗意校园”,在校园里,巍峨高耸的教学楼与婉转别致的小路、宽阔平坦的广场与碧绿如茵的草坪相映成趣,用文化装饰的一楼一宇、一砖一瓦都饱含着文化,赋予着教育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所在,是其向外界展示其风貌的最佳方式。”张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根植于运河之都、孔孟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教育优势。为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制作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系列墙壁文化。在教学楼内的长廊上,论语选粹、国学文化、养成教育、名言警句时刻给学生以激励、鼓舞;班级文化、功能室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精致的校园绿化、花园与校园人文辉映、相融,师生徜徉其中,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思考、感悟……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文昌阁小学根据实际,充分挖掘资源的优势,精心设计,把校园建成一幅富有吸引力的精美画卷,建设成一部内容丰富、形式立体的教科书。每当走过一个楼层,走过一个教室,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魅力正滋润着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生动的墙壁文化,形象的画面,精辟的解说词,不仅让孩子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增进了他们对祖国、家乡、古典文化、科技、艺术、亲人的热爱之情。让草木劝学、让墙壁说话、让校园成为景色宜人的花园,进行美学熏陶、人文熏陶的天然大课堂。

文昌阁小学重视校园建设,努力打造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让师生生活得幸福、美好。高标准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保障。学校各功能设施齐全,按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要求,高标建设了文体馆、学术报告厅、自动录播室、微机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机器人实验室、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室、音美活动室等30个功能室等。

除了着力改善“硬环境”,学校在改善校园“软环境”方面更是不竭余力。怎样的教育才是让孩子感到幸福的教育?一堂精彩的高效课堂,还是一节意义深远的主题班会?张永青给出记者的答案简单明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张校长对记者介绍到,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以传统社团活动为基础,学校开设阅读、国学、篮球、足球、戏曲、武术、声乐、器乐、舞蹈、古筝、书法、绘画、剪纸等20多个校级社团活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分团活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戏曲教室,记者看到一个个制作精美的戏曲头饰整齐的罗列在功能室的展示柜里,墙面上的照片可以看到小演员们在锣鼓喧鸣中,盛装登场,长袖盈风,带领观众们赏戏曲之美,品戏曲之韵。学校把戏曲引入课堂,积极开发戏曲课程,编写了《走进戏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氛围。记者了解到,学校每年都开展庆“六一”文艺汇演、元旦经典诵读比赛、书画展评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2018年在济宁市中小学校园艺术节大赛中,学校有3个节目获奖,近200名学生参加展演。2018年12月,学校艺术团的小演员们分别到孔子国际学校、邹城二实小、金乡实小表演古筝合奏《隐形的翅膀》、大合唱《虫儿飞》、戏曲联唱《铡美案》等节目。2018年4月,在任城区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学校320人大型武术操《盛世华章》展演,获得与会领导观众的喝彩,学校获“区阳光体育优秀组织奖”。赛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学校荣获小学甲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学生获奖牌16枚。10月,在第四届“区长杯”中小学足球联赛中,学校分别获得小学男子组第四名、小学女子组第四名的好成绩。

理想中的校园有鸟语花香,有清新空气,有书声琅琅,更有播种在师生心底的文明习惯。文明是一面镜子,点亮自己,照亮别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说:“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教职员工就应该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带头参与,为学生作出表率。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以‘文明’的标准要求自己,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授业与传道并重,教书与育人同行,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如今,菁菁校园随处可见为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环境作出自己努力和贡献的身影,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是这座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影响并规划着人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力度。正是因为管理者以身作则的坚守,作为每一位文昌阁小学人都在默默地践行着。如今的文昌阁小学,已经打造出了一支团结和谐、敬业进取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严格有序,师生生活丰富多彩,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攀升,2015年学校荣获“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 2016年学校获省“四德工程”示范点,2017年学校被评为市文明校园,并获省文明校园提名奖,2018年学校评为省绿色生态校园,2019年学校被推荐进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名单。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年来在全区名列前茅,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编后语】一百年,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而在济宁市文昌阁小学的发展史中,却是一个漫长而又值得回眸的光辉历程。济宁市文昌阁小学,始建于1911年,由当年的潘公祠私塾发展而来,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翻阅文昌阁小学的发展历史,一代代文昌阁小学人用他们出色的办学业绩,奏响了一首首动听的教育乐章,这些如诗、如歌、如画的史实,组成了文昌阁小学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这里既可以从中解读学校发展的丰富内涵,也可以在这里不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2019-03-20 ——济宁市文昌阁小学特色校园建设写真 1 1 日报 content_643721.html 1 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