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7日
首页
第01版:

为贫困群众24小时开机的“代办员”

——记微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恒利

■本报记者 宋仪凯

本报通讯员 陈雷 来金路

为了确保信息精准,他几乎走遍了全县的村庄;为了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他始终不忘看紧“钱袋子”;为节省贫困户的时间,他当起了“代办员”。他就是微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恒利。多年来,作为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员,张恒利立足岗位职责,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推进微山县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张恒利始终坚持“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原则,为确保贫困户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掌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他下乡镇、到湖区,走家串户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收入状况等基本信息,几乎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村庄,弄清了全县贫困镇、村、人口的分布等情况,湖区的小机船、群众的木板凳见证了他走访的点点滴滴。自2016年以来,他先后组织完成了4次贫困户基本信息摸排和脱贫成效调查工作,为实现贫困户真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作为全县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分管负责人,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调整工作期间,他不分昼夜地奋战在信息采集、录入、核查的工作一线,对全县127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进行核查整改,累计修改校对贫困户信息上千条,确保国家信息系统准确无误。

作为管理扶贫资金的分管负责人,张恒利始终牢记扶贫开发使命,严守财经纪律,坚持秉公办事。他经常对科室的同事说“管好财、用好财,关键就是要秉公办事、依法理财。”扶贫资金关系到贫困户是否能稳定脱贫,在工作中对扶贫资金向乡镇分配、扶贫资金支出使用、扶贫资金监管总是细之又细、慎之又慎。有的同志说:“大家都知道扶贫资金重要,没必要再监管那么严。”但是他却说:“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我们一丝一毫都不能错,一点一滴都不能松。”对镇村提出的扶贫资金使用方案,他总会到现场实地考察,认真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仔细评估扶贫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率,真正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扶贫特惠保,是财政为贫困户集中购买的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3大险种的简称。在为贫困户购买“扶贫特惠保”的在工作中,他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经反复核对,确保“一户不落、一户不错”。在帮助2018年留庄镇新识别的2户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时,他亲自到保险公司协调办理手续。在保险理赔的过程中,张恒利多次与保险公司沟通交流,对理赔程序、理赔范围等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简化和争取。他对咨询办理理赔的贫困户说:“我就是咱们贫困户保险理赔的代办员,有啥事找我,电话24小时给咱们贫困户开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努力,微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张恒利也由一名扶贫“门外汉”成长为一位业务精通、熟悉政策的行家里手。然而,面对大家的称赞,他总是说:“成绩是大家的,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扶贫工作任重道远,还要努力工作、埋头苦干、狠抓落实。”

2019-03-17 ——记微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恒利 1 1 日报 content_642772.html 1 为贫困群众24小时开机的“代办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