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6日
首页
第04版:

找准着力点,担当作为再出发

■ 邹城一中校长 吴继峰

多年来,邹城一中坚持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的积极性,立足实干,埋头苦干,教育质量和办学综合水平领先于全省同类学校,被誉为“济宁教育的一面旗帜”,连续10年持续高位发展。今年是全省“工作落实年”,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邹城一中除了狠抓落实,埋头实干,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新的一年,我们要推进学校持续高位发展,应牢牢把握以下六个着力点。

提升思想境界,放大格局强本领

提升境界,需要确立高远的目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也要跳出一中看一中、跳出教育看教育。真正意识到“十百千工程”、“双高工程”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堂课,让学生的生命状态更活跃、学习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健康。提升境界,需要拥有担当的精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教职工,都要将担当植入骨髓,主动担当,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始终具备“铁肩担道义”的担当,把学生成才当成应尽之责,把学校发展当成分内之事,倾尽全力,善作善成。提升境界,需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在工作中既要敢冲敢闯、奋发有为,拥有一股冲劲闯劲,永不放弃、永不懈怠;也要摆正心态,对组织怀有感恩之心,对名利保持平常之心,对纪律保持敬畏之心,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坦然面对人生得失,始终不忘底线红线。

提高工作标准,百尺竿头再进步

在当前高中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管是学校还是个人,要想脱颖而出,要想创造奇迹,都必须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要求,“更上一层楼”地做好各项工作。克服“自我满足”倾向,把工作标准定在积极进取、永不自满上。克服“固定型思维”,做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广大教职工要克服自满情绪,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现在的努力,都会变成以后的能力。克服“自我放松”的倾向,把工作标准定在负重加压、奋力赶超上。发扬一种“创一流、争先进”的精神。我们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敢跟周边市县、全省、全国范围内的学校比成绩、争名次。养成一种“能吃苦、耐磨炼”的作风,勇于吃苦、不计辛苦、不怕艰苦,下最大的力气,出最大的成绩。克服“自我糊弄”的倾向,把工作标准定在踏踏实实、务求实效上。要尊重教育常识,遵循教育规律,做到事事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事事看得见、摸得着,掷地有声。要对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将工作层层分解,每一项工作由谁主管、由谁负责、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完成的怎么样、完不成怎么办,都要有明确的说法,以实实在在的措施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弘扬极致精神,追求完美创奇迹

弘扬极致精神,就要探寻高度的极致。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继续攀登任务目标新高,力求高考升学质量再提高、数量再突破,以对目标的极致追求实现高考升学新高度;继续探寻文化建设新高,以“一体两翼”为基础,精心打“四个激情”为核心的励志文化新高度,持续弘扬“一中精神”为核心的教师精神新高度,以对文化的极致追求引领学校发展新高度。弘扬极致精神,就要探索深度的极致。广大教职工要不断发掘自身发展的内驱力。要在工作中比规划、比勤奋、比学习、比积累、比思维、比格局、比坚持,努力在挖掘教育厚度的极致中不断获得职业成就、享受职业幸福。广大教师要持续挖掘学生潜力。要善于发现学生深藏的闪光点,从内心触动他们、激发他们,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激发学生潜能的极致中让每一名学生成为独特的自己、最好的自己。弘扬极致精神,就要探求视野的极致。认真研究教学工作,既要把握国家教育大势,确保方向正确;又要善于学习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开辟学校发展的新天地。认真把握教育规律,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跟上教育发展步伐,既教书本知识,更教人生道理,既立足高考,又放眼未来,培养出更多具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以学生培养视野的极致实现学生素养的全面性。

实施精细管理,精雕细刻寻突破

实施精细管理,需要在不起眼的小事上精雕细刻。我们倡导“从小事做起”,其本质就是在“小事情”上做“大文章”。作为教育工作者,课前3分钟,主动到教室候课;课后,主动停留3分钟;批改作业,以情感批语温暖学生;边缘生辅导,善于引导、巧妙疏导。这些点滴“小事”做精做细了,就会日积跬步,做成教育的“大事”。实施精细管理,需要持续地做对简单的事情。简单不等于容易,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神奇,枯燥中发现乐趣,寻常中发现美好,简单中发现奥秘。以严谨、细致的作风,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做起,把自己手头的每件事情做精做细,就一定能做得出彩、做出成绩。实施精细管理,需要把每件事情做到“零缺陷”。我校的很多工作都进入到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疏通“毛细血管”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下绣花般的细功夫,形成精细化思维,不在任何一个环节上有失误,坚决做到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对,实现工作的“零缺陷”。

强化亲力亲为,事必躬亲促发展

亲力亲为,需要领导干部成为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者。作为校级领导,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大事项要亲自推进,重点环节要亲自协调,落实情况要亲自督查。既要做好带班督查工作,也要科学安排周三论坛、周测安排等工作;作为级部主任,既要高标准落实学校布置的一切工作,又要结合实际,创新做好学生管理、班级备课组指导工作。以领导干部的辛苦指数、服务指数换来师生的成长指数、成才指数。亲力亲为,需要班主任、备课组长成为各项工作的坚定执行者。班主任必须做到“三个所有”:了解所有学生,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等;了解所有时间节点,从早晨入校到晚上离校,每个时段都烂熟于心;了解所有事项,对晨读、课堂、课间操、自习课、午宣午讲等都安排到位。备课组长要做到“三个务必”:务必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成为全组榜样;务必提升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打造完美团队;务必掌握教育动向和高考动向,提供精准服务。亲力亲为,需要每一名教职工成为各项工作的贴心服务者。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终端提供者,需要把一切工作落实到学生身上,落实在学生笔尖上,做到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为学生升学服务,一切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服务。前后勤职工要主动提供及时、快速、高质的服务,凡事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

狠抓工作落实,真抓实干求实效

抓落实要有坚决做到、绝不放手的实劲。“实”体现的是行动力和执行力,要求的是一抓到底的干劲。大家要强化“一竿子插到底”的意识,面对问题,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落实集体备课,时间不能有一点缩水,主讲人必须拿出高质量的“三案”,教后反思必须附在教案后面;落实展示课,必须做到“人人讲”、“人人听”、“人人评”。任何工作,只要我们咬住不放、一抓到底,再难的问题,迟早都能得到解决。抓落实要有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狠劲。“狠”,体现的是魄力,要求的是担当。当前,学校正处于爬坡段、攻坚期,迫切需要我们增强“奔跑意识”。学校决定的事情,定了就干,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尖子生培养,还需要再下“狠心”,以更高质量的资料、更大的训练量、更高的效率、更精准的帮扶,提升水平,扩大群体。激情课间操,还需要再下“狠劲”,抓出最整齐的队列、最响亮的口号,打造励志课间操、多功能课间操。抓落实要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韧”,体现的是持之以恒的作风,要求的是坚持不懈的定力。要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工作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设盲区,让落实成为工作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学科建设,集体备课还要持续用力,培育出更多的“教改之星”;班级建设,“18字学风建设”还要持续发力,打造出更多的品牌班级。

2019-03-16 1 1 日报 content_642691.html 1 找准着力点,担当作为再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