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5日

甘愿做“傻子”

张培水

雷锋精神,蕴含着先人后己的个人品德,蕴含着先公后私的社会公德,蕴含着先国后家的家国情怀。它的意义在于,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国之间找到了结合点。换言之,学雷锋是不要条件、不讲价钱的。只要你想、你有心、你愿意,你若有根植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无需督促的主动,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就会成为像雷锋那样的好人。

好人的标准就是与人为善,就是舍己为人,就是助人为乐。贝多芬曾说,“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像雷锋一样,做个好人,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自身的需要,更是心灵的需要。在每个人心灵深处,都存在着对善的向往和期盼。

现代人常常觉得,人应该“聪明”一点。所谓的“聪明”,不过是多为自己,少为别人;或者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干脆只为自己,不为别人。殊不知,太过自私的人,因为专注个人利益,他的眼光、气度、境界、襟胸都会短浅、狭隘,他的内心更是患得患失、寂寞无助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只有在给予、奉献、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才能表达自己的良善和美好,才能获得精神的抚慰和快乐。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若是自私自利的活着,那就太长了;人的一生又是渺小的,若是自私自利的活着,那就真渺小了。只有像雷锋那样,即便平凡,一样变得伟大和永恒。

人来世上走一遭,一定要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愚蠢的人只会追求物质而忽略精神,在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的驱动下,有些人变成物质动物,除了金钱、享乐,什么都不懂,外表光鲜内里空虚,非常浅薄和空荡。而智慧的人,一定注重精神的高贵、心灵的富有,因而富有同情心,关爱他人,扶危济困。现在有个词非常蕴含哲理——舍得,舍得物质得到精神的愉悦,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像雷锋、像郭明义、像马旭老人,他们最能体会助人为乐的幸福和满足。

孔子曾告诫颜回:“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每个人都有做个好人的愿望和能力,关键是“自觉”和“主动”。在人生旅途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这种内在的力量,这是人生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这种力量让你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比如做好事,觉得和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根本不去做;觉得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也不会去做;觉得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更不愿去做。迫于压力,不得不做,或者走走过场,应付公事,自己都感到别扭,怎会唤起精神的愉悦?而真正听从心灵安排的,才乐意做,做了内心就快乐,不做良心就不安。

雷锋精神正是扎根于人性、扎根于内心,才会绽放善良的花朵,结出高尚的果实。雷锋在日记中说,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有些人说我是“傻子”,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心甘情愿”这种最纯粹的心灵呐喊,是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的最根本原因。

小时候,爸爸妈妈希望我们是个好孩子;上了中学,老师同学希望我们是好学生;步入社会,领导同事希望我们是好人。做个好人,就是我们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以,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做多大官,发多大财,有多大成就,一定首先做个好人,这也是我们学雷锋的目的所在。■毛毛 摄影

2019-03-15 张培水 1 1 日报 content_642427.html 1 甘愿做“傻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