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2日
首页
第04版:

(上接1版D)

在运河煤矿8303工作面回撤期间,潘兴喜当时担任大班长。由于工作面涌水量大,现场条件非常艰苦,一些大型设备陷入淤泥中无法拆卸,班里一些人员出现了畏难情绪,工作效率很低。潘兴喜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泥水中,摸链子、挂葫芦。工友们震撼了,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工友纷纷跳入水中一起作业。最后,他们班把原来认为无法拆除的前部机头减速箱、机头大架和部分后部溜槽全部回撤出来,为单位挽回损失100多万元。

在阳城煤电从事采煤工作期间,潘兴喜带领的班组多次刷新集团公司单班生产的原煤纪录,多次创下单班采煤5000吨以上、日产原煤过万吨的纪录,这个纪录在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至今无人打破。跟他干就意味着更踏实,多挣钱。

“金杯、银杯,不如职工们的口碑”。阳城煤电的第一次“双代会”代表选举,综采工区到会38人,潘兴喜得了37票,唯一失去的一票是他没有选自己,这是标准的“全票通过”。

知党恩继续前行

十年磨一剑,潘兴喜用十余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退伍军人历练成企业乃至煤炭行业的栋梁之才!

2012年5月28日,一个特大喜讯从省城济南传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成长起来的优秀先锋人物,阳城煤电应急办主任、综采一区副区长,在井下摸爬滚打10余年的“劳模专业户”潘兴喜,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将代表济宁市产业工人,光荣出席党的十八大盛会。

十八大结束后,潘兴喜面对记者的采访这样说道:“回去以后我要把党的十八精神传递下去,让科学的理论与思想成为企业发展的思想武器。”从潘兴喜的话语里、认真的表情里展现的是一个自信的、充满活力的灵魂。

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担任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期间,每天奔波于宿舍、食堂、职工澡堂等地点,哪里阀门漏水了、哪里暖气不热了、哪里卫生滑坡了,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直到问题解决才离开。

当煤炭行情持续下跌,职工思想开始动荡时,潘兴喜转向了阳城煤电的党务工作。如何凝心聚力,激发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创业创新、提质提效”的巨大热情和能量是摆在党务人员面前的大事。潘兴喜说:困境并不可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他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提出建议,从丰富职工文体活动等方面入手,在全矿上下火热掀起了一场“聚心行动”。通过开展“聚心行动”,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为企业在新常态下高效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铁打的身子也经不起长期的劳累。2017年初,他突然患上了急性脑梗,导致失声,如果送医晚的话将会有生命的危险。医生让他在医院住院治疗,可是他在医院仅仅呆了不到两个星期就要求出院,主动回到岗位上来。潘兴喜在工作中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说:“党给我这么多,唯有以身许党,为企业好好干!”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念不断深入,阳城煤电也加快推进科技投入、升级改造。潘兴喜作为生产党支部书记,负责生产科、地测、通防科、机电科、防冲科等科室的党务工作。他带领党员认真学习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助力加快矿山升级改造工程的开展,优化了矿井运输、采煤、掘进三大系统,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程稳步实施,累计减少人员百余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退伍20多年的潘兴喜,成了矿山最耀眼的旗帜。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矿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彰显着与时俱进与忠诚担当的品质。他既是普通人,也是标杆模范,以其奉献、进取的姿态引领着阳城煤电更多的干部职工同心同德、砥砺奋进、共谋发展。

2019-03-12 1 1 日报 content_640978.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