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1日
首页
第03版:

激发制度活力 凝聚复兴伟力

3月5日 《人民日报》 社论

背景: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共议大计。《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观点提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源泉。发扬伟大梦想精神,凝聚民族复兴伟力,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一切都源自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凝聚起磅礴伟力,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亿万人民都在努力奔跑、奋力追梦。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正逢“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期待广大代表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认真履职尽责,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砥砺奋进,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三个月减税1000亿 释放民生红利

3月5日 《新京报》 韩涵

背景: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在总结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亮点中提到: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第七次修改,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减税福利。实施头3个月,就有超过7000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减税额度达1000亿元。

观点提要:去年的个税改革成绩单之所以会格外亮眼,得益于改革的深化。在传统的治理思维中,往往只有税收的高增长,才会被认为是拿得出手的政绩。税收增长任务一度成了各级政府施政的“指挥棒”,财政收入、税收高增长数据往往被地方政府大书特书。但是持续攀升的税负,与经济发展脱节,抑制企业发展后劲和民众增收,种种负面作用正愈来愈明显。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前期,需要将财力向政府集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强调税收增长有其合理性的话。在当下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税收政策的方向也需要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换而言之,无论是消费升级、扩大内需,还是满足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以更轻的税负予以支持。这种情况下,需要强调的是轻税理念,是减税“政绩观”。事实上,近年来不仅人大层面推动个税减税,政府层面同样如此。从重视税收高增长到大力推动减税,税收政绩观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税改让利于民,带来的是一场财富分配的变革,大国轻税,藏富于民,由此成为可能。

家庭教育立法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3月5日 《北京青年报》 冰启

背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解读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说,如今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感到焦虑,九成以上班主任认为家校沟通存在问题,家长参与沟通积极性不高,家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等,需要多方合力支持家庭教育。

观点提要:家庭教育法立法也已经箭在弦上。在笔者看来,家庭教育法立法,必须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政府、社会如何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二是如何切实落实父母(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教育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确了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家庭责任,但是,总体来看,相关法律条文“十分原则”。比如,要坚持“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这些家长从道理上都懂,可是,怎么具体落实呢?家庭教育法立法,必须解决可操作性的问题,如果只是原则上告诉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人格、应该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家长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或者家长以棍棒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大家把这认为是“私事”不加以制止,也不追究家长的责任,那即便立法,也难以解决现实中的家庭教育问题。

给群众的承诺,用实践来兑现

3月5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张琰

背景:全国两会一开幕,“部长通道”就再次聚焦了八方目光。各位部长也“不负众望”,对老百姓关心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作出了“给力”的回应——国家医保局局长承诺,要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进入医保;中国民航局局长表示,要推出12326民航服务监督电话;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则说,对外援助会精打细算,确保花好每一分钱。

观点提要:不搞“走秀”,不开“空头支票”,答应给群众的“好处”,都真正给到群众手上。也正因此,“部长通道”才年年魅力不减。老百姓都喜欢讲信用、办实事的干部,反过来,最痛恨的就是不担当、不作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了担当实干的重要性。当前一切重大任务,都需要担当,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全国两会将绘制今年政府工作蓝图,各地区、各部门也将领到各自的“任务单”,光表态可不够,更要见行动、看效果,问问群众有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升到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懒政怠政、不担当不作为的后果将会更加严重。春光宝贵,知重负重,行动起来才是对党和人民最好的答复。

(集纳 闻道)

2019-03-11 3月5日 《人民日报》 社论 1 1 日报 content_640476.html 1 激发制度活力 凝聚复兴伟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