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0日
第08版:

乘势而上 阔步前行

我市全面开启水务强市建设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城乡统筹治水新格局、加快推进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起航时期。这一时期,全市完成水资源利用、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利信息化及其他等项目投资249.3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全面跃升,防汛抗旱夺取重大胜利,乡村振兴支撑不断稳固,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资源管控水平大幅提高,水务行业能力稳步提升,书写了我市治水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城乡水务局连续多年在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中获先进集体荣誉,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特别是2020年,全市水务系统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改革发展总基调,持续攻坚,奋发有为,为“十三五”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水务改革发展,累计完成水务工程投资85.7亿元,比2019年增长55亿元。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河湖长制流域统筹做法被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水利系统推广。泗水县小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被水利部评为全国首批样板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圆满收官,水旱灾害防御取得新胜利,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小洸河、小府河通过省级“长制久清”阶段评估,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市城乡水务局、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被评为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获国家级报道2次,省部级报道1次,地厅级报道3次,全市通报表扬2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新时代水务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关键之年。全市水务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坚持补短板、强监管“双轮”驱动,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业务干部向综合干部、按部就班向立说立行转变“三转”为引领,实施严节水、保供水、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强蓄水“六水”共治,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五水”并用,做大做强、做活做美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六水”文章,加快实现城乡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务支撑,开创我市水务强市建设新篇章。

着力补短板,不断完善水务基础设施网络,今后将加快推进国家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冬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巩固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成果;切实强监管,建立高效的水务管理体系,持续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提高水务法治水平,坚决守住水务安全底线,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全力保生态,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强力推进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监管“有力”“有实”“有效”发展。

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起跑就加速、开局就争先”的战斗姿态,全力抓落实、求突破,强化党建引领抓落实,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深化“三转”抓落实,在全市城乡水务系统开展“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的工作思路转变、由业务型干部向综合型干部的工作能力转变、由按部就班向立说立行的工作节奏转变”的“三转”专题教育活动,强化“一线”抓落实,强化纪律约束抓落实,强化督导抓落实,确保全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全面开启我市水务强市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通讯员 贾晓冬 胡峰

2021-03-10 乘势而上 阔步前行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4014.html 1 我市全面开启水务强市建设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