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1日
首页
第05版:

用“说文解字”方式讲述传统文化

——访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济宁文化名家殷延禄

本报记者 满广宇

“形式新颖,别开生面,入脑入心……”“如果二十年前就能听到这样的讲授,该有多好……”在邹城的“两孟”政德教育基地,听过殷延禄讲课的各地党员干部,常有这样的感言。作为济宁市政德教育课题开发组副组长、政德教育讲师,孟子研究院书院管理部主任、孟子书院执行院长的殷延禄,被称为孟子故里的“国学先生”。

殷延禄创立了“说文解字”式的授课方式,设计并主讲了《汉字的奥秘与孟子的药方》《汉字与孔孟之道》《汉字的奥秘与孟子的精髓》《汉字的奥秘与孟子的仁政思想》《从仁爱到仁政的孟子》《塑造君子品格》《跟着孟子做君子》等精品课程。从“说文解字”入手,结合现场书法创作,探求汉字字源,揭示汉字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把博大精深的儒家治国理政思想,与汉字的文化之美、书法之美融合在一起。

殷延禄为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央党校、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及全国各地政德教育和企业高管培训班授课八十余场次,受到学员的好评。2017年以来,三次应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邀请,为全国高校领导干部培训班作“《孟子》导读”学术报告;应“浙江人文大讲堂”邀请,主讲《汉字的奥秘与孟子的药方》;应邀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江苏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郑州大学、洙泗书院和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青岛海关、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等讲学十余场;由他担任主讲的《从仁爱之心到廉洁之行》廉政教学专题片,被山东省纪委网站“廉洁视频”栏目采用。

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价值?他深入基层调研,深刻把握农村发展与传统文化应用之间的联系,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应用途径。殷延禄对邹城市香城镇石鼓墩村进行文化创意,确定了“以文化打造美丽乡村”的主题,设计了完整的村庄建设规划。按照这个规划,已建设完成的石鼓墩村,被评为济宁市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考评第一名。现在,这一偏远山村,已经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当地村民的生活也由此得到了极大改善,农副产品的销售再不需要走出村庄运到城里,在家门口就能被客户抢购一空;村民闲置的房屋,现在也以高价出售给了乡村旅游的经营者。这些都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极大的收益,这正是殷延禄悉心打造的“文化产生效益”理念的真实写照。

针对不同的村庄、不同的文化特色,殷延禄进行过多层面的文化创意,助力新农村建设。如帮助田黄镇林丰村打造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林丰”,为田黄镇栗子园、看庄镇柳下邑和园、香城镇北齐村小莫亭等景点进行的文化创意,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

对于今后的规划,殷延禄说,希望结合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优势,尝试由专家通过网络实时直播的形式,远程讲授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继续办好“孟母大讲堂”“孟子大讲堂”两大国学公益活动,努力推动全市形成爱家爱国、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2019-03-01 ——访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济宁文化名家殷延禄 1 1 日报 content_637514.html 1 用“说文解字”方式讲述传统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