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乘势而上求突破,必须找准着力点,选准切入口。全面贯彻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动员大会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聚焦聚力影响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汇聚一切力量,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当前,我市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摆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变为生动现实。
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必须强力突破重大产业项目。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对一个地方快速壮大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起点实现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意义更加重大。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就要对市级重点调度的产业项目实行包保服务,建立强有力的现场调度机制,切实做到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跟踪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保障好重点产业项目的顺利推进;就要大力强化招商力量,强化工作调度,拿出突破性举措、超常规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激发动力,持续掀起抓大项目、上大项目的热潮。
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必须强力突破城市建设。近几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还要不遗余力地把大交通、大城建作为工作重点。要全力抓好事关济宁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的争取和建设,使济宁真正成为全国、全省交通枢纽;要全力推进都市区城市群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任城、兖州、曲阜、邹城、嘉祥一体发展;要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县城和乡镇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必须强力突破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必须全力培育带动力强、带动群众致富成效大的经营主体,塑造济宁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农产品品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支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
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必须强力突破民生重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关键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方面,要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公立幼儿园不足、城区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医疗卫生方面,要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医疗“五大中心”建设;养老方面,要推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建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惠及群众。
今年是开局之年,也是实干之年。我们要拿出头拱地、往前冲的精气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头等大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抓工作,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全力推动“十四五”争先进位跨越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