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6日
首页
第02版:

老李的“课堂”人又满了

■本报记者 唐修岳

本报通讯员 刘颖 李荣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习总书记在参加河南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讲话时,引用的清代郑燮的诗。”2月20日,浓浓的年味还没有全部消散,在鱼台县李阁镇高杨村党员活动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乡土宣讲课正在进行中,授课的老师是该镇“党建+”乡土宣讲团的“明星宣讲员”——70岁的老党员李忠厚。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李”。

手拎大茶杯、头戴鸭舌帽、脚踏运动鞋,老李这身标志性的装束是十里八村乡亲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了。一大早,他就骑车从房庄村来到了高杨村,村里年轻的党员们忙活着帮他调试投影设备,才一会儿工夫,党员活动室里就已经熙熙攘攘。

“听说李老师今天又来讲课了,俺村党员群众积极性都很高啊,关键还是咱的‘明星讲师’知名度高!”高杨村党支部书记杨润华笑呵呵地说。整堂课上,党员群众听得专心致志,古稀之年的老李也备受鼓舞,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中全程站立授课。每讲到重点的用典出处,老李都在黑板上认真板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我们的乡土宣讲积极调整内容,这次把总书记的讲话用典内容结合当前基层党员教育,以此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李阁镇党委副书记闵令柱介绍说。

据了解,自2016年“党建+”乡土宣讲团成立以来,李阁镇每月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实现了43个行政村讲座全覆盖,受教育党员群众达10000余人次。目前,像老李这样“衣襟上打着露珠、脚底下沾满泥土”宣讲员在全镇共有10余名,他们一堂堂接地气的乡土宣讲课正让党的新思想在广袤无际的乡村原野里“飞入寻常百姓家”,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2019-02-26 1 1 日报 content_636585.html 1 老李的“课堂”人又满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