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9日
首页
第02版:

一个贫困户的梦想

■本报通讯员 何西荣

2月14日,来到汶上县苑庄镇马家庄村孟秀丽的家里,只见院里院外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夫妻俩正在忙着收拾家务,过年的氛围依然浓厚。

孟秀丽是苑庄镇精准扶贫户,丈夫曹源患有精神疾病,家里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一儿一女,闺女上高中,儿子上初中,一家人生活拮据,靠着低保勉强度日,家里所有开支全靠孟秀丽一人承担。为了维持生计,她干起了磨豆腐的营生,虽然生意开了张,自己也任劳任怨,但仅靠卖豆腐,收入微薄。2014年,镇扶贫办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将她列为精准扶贫户。很快,低保、健康扶贫、民政临时救助等扶贫政策就在她家落了地。其实靠着低保、临时救助等收入,她也能脱贫,可她说:“闲着有什么意思?总不能光瞪着眼等救济呀!”

去年,镇上为了帮助贫困户创业脱贫,根据贫困人口特点,举办了两次扶贫实用技术培训班。考虑到孟秀丽会做豆腐,镇扶贫办又让孟秀丽学习做豆腐皮、豆腐脑的技术。凭着勤劳肯干、诚信正直的人品和外韧内嫩、口感良好的产品质量, 孟秀丽的豆腐、豆腐皮、豆腐脑很快受到了欢迎,收入也逐年增多。

眼下,孟秀丽也开始筹划明年的日子了,她说:“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一定要干出一番模样。今年,我最大的愿望是将我的豆腐脑卖到城里去。”她计划购买一辆农用车,扩大豆腐制作规模,全年收入可以达到3万元。

2019-02-19 1 1 日报 content_634024.html 1 一个贫困户的梦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