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2日
第03版:

温情救助“临困人群”

■本报记者 王雁南

本报通讯员 刘雪华

“真是太感谢政府啦,现在国家的政策也真是好,在咱老百姓遇到困难时能及时拉一把……”元宵节前夕,收到政府发放的临时救助金的金乡县卜集镇纪庄村41岁的村民徐明满怀感激地说。

原来,徐明夫妻二人都非常勤劳能干,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干电焊、干装卸,更让一家人骄傲的是2019年儿子被省赛艇队选拔至北京训练,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10月,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徐明在工作时突发意外,导致全身多处被高压电击,入住省立医院住院治疗,由于右臂创伤面较大,右下臂被截肢,手术费、医药费等一项项不菲的医疗费用让整个家庭陷入困顿。金乡县民政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给予了他们家5000元的临时救助,帮助其家庭缓解暂时性困难。

实际上,在金乡县像徐明这样享受政府临时救助、社会组织帮助、企业救助等的临困人员不在少数。为确保全县临困人群温暖过冬,祥和过节,2021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该局积极动员各方力量筹集资金,对因患尿毒症、白血病、恶性肿瘤导致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群众127户发放救助金56.7万元,缓解临困群众看病难问题,同时列支168万元购买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专项用于“春节送温暖”活动;县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情暖万家”救助活动,列支47万元,救助2350户临困家庭;多家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回报社会,累计捐赠现金45.5万元,物资3938件,折合资金92.5万元,救助临困群众4847户。

该县化雨镇周寺村留守儿童周某,小时候患有脑积水,父母经常外出打工,周某跟着奶奶生活,但奶奶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帮助他学习。孩子叛逆面临辍学,迫使父母返乡,无法外出务工,直接影响到一家人的收入,为此夫妻两人还经常争吵。村级民政协理员发现后及时上报,县民政局针对这种情况,联系心理辅导组织为他们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方案,为其父母提供亲子教育、亲子活动和科学育儿倡导等服务,对他们一家进行心理疏导。在帮扶指导下,孩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父母关系变得融洽了,学习也有了较大提升,2020年期末还被评为“三好”学生,有效解除了父母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何谓临困人群?该县民政局副局长殷乐荣介绍说,2020年,金乡县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享受低保、特困人员等待遇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也得到了较好保障,仅2020年全县就为低保特困人员发放低保特困供养资金、免费电量款、价格临时补贴等救助资金7951.2万元。但还有一部分人虽然家庭经济条件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却因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他们在生产或生活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整个家庭陷入困境,这部分人被称为“临困人群”。平日里,这些临困人群面临的生活窘境少有补助和眷顾,但他们也亟需更多的帮扶和救助,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帮其渡过难关。因此这部分临困人群也成了金乡县民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牵挂。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去年以来,为保障好城乡临困人群基本生活,缓解贫困与“临界贫困”之间的“悬崖效应”,提升社会救助公平性,该县民政局坚持“凡困必帮,有难必救”,通过低收入数据平台及村级民政协理员主动发现,跟踪关注临困家庭收入变化,统筹发挥临时救助、社会组织救助、慈善救助等各种救助政策,加强临困家庭动态监测帮扶,努力保障部分群众的突发性、紧迫性、暂时性生活困难的临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防止他们陷入困境。2020年,全县共救助2200余户,支出120余万元。

“金乡县将进一步完善各项救助制度,时刻关注百姓冷暖,主动去了解需要救助村民的情况,统筹发动社会组织、慈善、社工和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努力把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金乡县民政局局长王艳春如是说。

2021-03-0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63297.html 1 温情救助“临困人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