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5日
首页
第07版:

年关串门儿

路志艳

一到年关,串门的人多了起来。

串门,当然得带着礼物。空着两手去,是不受待见的,人家得说你这人真抠门。路遇串门的人,只见他们两手提着或酒或奶,或肉或鱼,或营养品或土特产,走进了某小区的某栋楼房。我也突然想起儿时老家年关串门的一些场景,一些故事,不禁一阵辛酸。

那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十来岁光景。在那个“刚刚解决隔夜粮,母鸡屁股当银行”的物资匮乏年代,过年串门走亲戚可是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农村兴俗多,又都要面子,七大姑八大姨、老亲少眷走一遍,搁谁家都很够呛。

每到要过年时,母亲脸上的愁云就愈来愈浓。犯愁归犯愁,串门的礼还是要提前准备的。礼也就可怜的几样:果子、馓子,还有红糖白糖。只有到姥姥家,母亲才舍得赶集割块巴掌大的肉。所谓果子,就是老式糕点,桃酥、炒糖、三刀、江丝等等。那时候最忙碌、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村里的代销店了。特别是一到傍晚,第二天打算去串门的大人,都来这里买节礼。果子是销得最快的一种礼物,货架和柜台上摆得满满的。店里的师傅要提前用淡黄色的包装纸,把各样果子按一斤一包地包装好,再往上面盖一张鲜红的、印有喜庆图案的纸,最后用一根褐色的纸绳,小心地在果包上打个十字形捆好,客气地递给顾客。

那时候,桃酥是我的最爱。为防着我哥几个馋猫,母亲买回来果子,都要放进篮子里,挂得高高的,或藏进柜子里,锁得严严的。不争气的我,只能把脸贴紧柜子,用鼻子贪婪地嗅着桃酥的香酥味,口水滴到地上却全然不知。母亲也会多买几块桃酥,均分给我们哥几个,先解下馋。我却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不舍得吃了。实在是忍不住了,才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一不小心从指缝里掉到地上一些小碎末,我都是赶紧蹲下,舔一舔手指,用唾液再把它们沾起来,再放进嘴里吮吸着手指。

每每看到这一幕,母亲的眼总是红红的,赶紧转过身去,掏出手绢……我问母亲,为什么总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着桃酥,平时怎么吃不着呢?母亲总会打趣鼓励我说:那就好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黄金屋里有桃酥……我虽然半信半疑,可还是用足了劲好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就想以后学业有成了,挣钱天天买桃酥吃。

跟着大人串门走亲戚,可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美差。不光能穿上新衣服,还能到亲戚家吃好的,碰到稍微宽裕的亲戚,还能挣到块儿八角的压岁钱。我也是整天恬着脸,央求母亲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母亲总是拗不过,只好点头同意。

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就一轱辘爬起来,穿上头天晚上母亲特意准备好的新衣服,站在门口等着,生怕母亲撇开我提前走了。母亲边把果子装进提篮子,边责怪数落我:看你没出息的小样……这次是到三十多里地远的姑娘家串门,因为家里还没有自行车,只能步撵走着去了。

母亲挎着篮子,我提着用细绳串成一串的几把馓子,跟在她身后兴匆匆地走着。呵,路上去串门的人真多啊,都挎着篮子,提着包裹,匆匆走着。偶尔有骑自行车的,都显摆地一路摁着车铃铛。到了姑娘家,已快晌午了。那时,姑娘家过得也不是多宽裕,可见了我们,还是很热情地招待着。姑娘边和母亲拉着家常,边进了厨房做起饭来。不一会儿的功夫,香味就飘了出来,“做的什么好吃的?”我问姑娘。“一锅出,四个菜。”姑娘笑着回应着我。

我好奇地走进厨房一瞧,才知道四个菜怎么一锅炖出的。只见黝黑的铁耳朵锅里,分成四个方位,这边放的是豆腐,那边放的是酥鱼,还有两边分别放的是肉片海带和油过的丸子。

吃饭时,母亲没怎么动筷子,我却吃得肚子滚圆。临回时,姑娘只留下了四包果子,又回了四包。母亲不让回这么多,两人互相推让,拉扯了好一阵子。姑娘硬塞进我布褡里的红包,也被母亲掏了出来,趁姑娘不注意又悄悄滴放进她的布兜里。

回来的路上,母亲边走边责怪我:肉片叨几筷子就行了,你怎么叨起来就停不下筷子了,真不懂事,你姑娘家下次再来客,怎么再用这个菜招待别人……以后再串门走亲戚,说什么也不带你去了!吓得我一路没敢吭声。年纪稍大了些,我才知道串门是有讲究的,你给亲戚送八包果子,亲戚家是要回礼的,讲面的只留一半的礼。都知道年景不是多好,回去再添几包还能再走一家亲戚。不在乎礼多礼少,看重的是你来我往,有亲戚味儿。还有,在亲戚家吃饭,不能海吃海喝。特别是在过得困难的亲戚家,凑几个菜不容易,你把菜吃干净了,下次再留来串门的亲戚,吃饭是要作难的。

几年以后,农村的生活好了很多,家家户户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起来。人们不用再等过年过节,照样能吃上又香又酥的桃酥了。母亲的腰板也越来越挺起来了,说话也开朗响亮起来……

现在,农村串门也早已不用果子、馓子和红白糖作节礼了。再拿这几样,估计亲戚得嫌俗气。各种各样的礼品,花里胡哨的让人眼花缭乱。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有的用微信红包直接转了。青年人不再热衷串门,改用手机视频拜年祝福。老规矩正悄悄地更改着,可我总是觉得现在的年味儿愈来愈淡了,串门像走过场一样,竟有了淡淡的乡愁,怀念起那香甜的桃酥,怀念起亲朋互相串门时流露出的浓浓的淳朴和亲情。■许双福 摄影

2019-02-15 路志艳 1 1 日报 content_632702.html 1 年关串门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