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2月11日,刚刚过去的一场雪并没有阻断市生态环建设指挥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位于任城区北二环北侧,共建路以西,赵王路以东,长新路以南的少康湖(孟宪洼水库)项目现场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10余台挖掘机、20余量运输车辆紧张作业,装土、运载、卸土、挖坑、平地,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少康湖项目是利用煤矿塌陷地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土方工程量大,按照10月份开园的目标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市生态环建设指挥部将着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目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生态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杜昌华站在生态环项目“挂图作战进度图”前向记者介绍到。
杜昌华介绍,2018年6月市生态环建设指挥部组建成立,成立后指挥部全体人员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指挥部围绕形成“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的目标,坚持以项目为核心,实行“一关、二库、三法”,全力推进生态环项目。完成了《济宁市环城生态绿带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出台了《十二明珠项目设计导则》,拟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带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生态环项目建设工作会议。2018年,开工建设引汶补源水系连通工程、引泗总干渠工程、少康湖公园等9个生态环项目,目前,各项目皆进展顺利。2019年计划新开工太白湖文化提升、十里湖、如意湖、九曲湖、龙湖等8个生态环项目。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融资难度大、建设体量大、建设周期长等,但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不能退缩,更不能畏难,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按部就班就不是指挥部’的要求,积极需求破解问题的新办法、新路径,厉行担当、开拓创新。”杜昌华坦言到。
面对2019年新的工作要求,杜昌华说:“我们生态环项目有11个项目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市生态环建设指挥部将紧紧围绕建设‘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的目标,坚持以项目为核心,按照‘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要求,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全力推进环城生态带建设。”
杜昌华说,具体来讲市生态环建设指挥部将围绕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指导各项目实施主体抓紧组织完成规划设计。对启动实施的各明珠项目,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督促指导各项目实施主体及早做好2019年实施部分的详细规划设计。指挥部统筹充分考虑与城市路网的连通及明珠间的水系贯通,保证十二明珠项目的总体效果。二是多措并举破解资金难题。认真研究煤矿治理资金使用相关规定及政策,充分整合利用好有关资金;做好项目包装,多方寻找有实力有意向的投资商,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对明珠项目进行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采煤塌陷地综合修复示范项目等上级有利政策试点,寻求政策性资金支持;探索设立项目基金等渠道,研究投融资新模式;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三是加强配合,争取土地政策。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充分利用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契机做好土地修编工作,就我市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及生态修复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土地核减有利政策。四是夯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按照傅书记、石市长的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生态环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强化指导、督导力度,明确责任,加强保障。各项目实施主体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配齐人员,完善手续,快速推进,确保按确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同作战,统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济宁经开区郗鉴公园绿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