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 刘姗姗)近年来,化雨镇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以夯实基层党建为统领,实施党建“三加二”计划,即党员夜校、党建双联、党建指导员“三个软件平台”和集体经济提升、示范片区打造“两个硬性指标”,将社会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全面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生态改善、文化提升和产业发展,交出了一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走进化雨李楼村,村内白墙灰瓦、绿树成行、环境整洁,节点小巷处处美景。2018年3月以来,通过实施党建示范片区项目,李楼村以“宗祠文化”为主题,先后投资120万元提档村党支部办公室,粉刷墙体3700平方米,整理排水沟500米,修建了文化广场、修复了李家祠堂、保护了千年古槐,同步设置党员谈心亭、党建文化长廊等党建文化元素,村庄环境卫生全面提档升级,被评为“山东省传统村落”。近年来化雨镇先后投资600余万元,按照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理念,实施“红色袁集”、“宗祠李楼”、“廉政王楼”、“漕运前白”、“蒜香冯海”、“菌园吴海”6个村示范片区建设,粉刷房屋、提升绿化、植入党建元素,村庄环境卫生和文化内涵同步提升。
村庄的发展,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村两委的精心谋划和基层党员的带头苦干。为了激发村党支部、村两委、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化雨镇创新推出“党员夜校”、“党建双联”和“党建指导员”三个平台,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最大力度地争取了党员、群众对全镇各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据了解,每月5号、20号,化雨镇1400余名党员都会到所在村党支部参加夜校学习,党委书记、包保管区两委成员巡回各村讲党课,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领学领议,形成了以党委为核心、以支部为主阵地的组织网络,搭建起全体党员学习交流、民主议事、村务监督的平台。村内每名党员”一对多”包保联系农户,党建指导员驻点帮助软弱涣散村,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让党员真正成为党群、干群之间的“传声筒”、“民声员”和“贴心人”,村级党支部先后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9000余起,指导开展秸秆禁烧巡逻、环境卫生整治、白蛾防治等集中志愿服务270余次,村级党建水平逐步提升。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抓好基层党建软件管理的同时,化雨镇全面抓好集体经济提升,以村级集体经济清产核资为契机,指导各村支部开展了集体经济跃升分析研判会,瞄准土地、房屋、坑塘、河堤“四大闲置资源”量身制定增产增资计划,形成承包租赁、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创收等多种创收模式。目前,4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破零,20余个村收入达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