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召开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会议以来,市交警支队创新交通组织模式,提高主城区路网通行能力,不断提高城区现代化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出行。市公安局组织交警部门实地调研勘查,制定整治方案和考核标准,使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市交警支队全员放弃节假日,坚守岗位,昼夜施工,加班加点,加快推进治堵进程,最大限度释放道路潜能,治堵工作成效显著。
挖潜增效,优化设施。市交警支队积极协调市文明办、城市管理等部门,先后优化改造了42处路口、11条道路,增设了“彩色非机动车行人等待区”、利用绿化带开辟分流车道等。改造完成8处禁止掉头口,增加3处禁左路口、5处右进右出路口、同时新增申家口街和天津府街、长安街、许庄路、管委西路4条单行设置禁止标志、标线和监控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相结合,科学设置各类交通设施,减轻交通拥堵压力。缩短太白楼路与济安桥路等15处信号灯周期,优化洸河路与火炬路等9处潮汐信号灯配时,完成琵琶山路等8处信号控制联动。拆除红星东路700余米护栏,增设共青团路、琵琶山路、王母阁路、古槐路护栏等共计1850余米,更换太白楼东路中央护栏1520米;清洗共青团路等道路护栏5.8万余米。取消、合并人行横道52处,建议保留3处。目前,各路口、路段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车辆通行畅通、有序。
依法严管、重点突破。市交警支队根据方案和考核细则,实行动态交通“网格化”勤务和静态交通“路长制”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铁骑机动队”机动灵活优势,加大对禁止掉头、禁止左转、右进右出路段的巡逻管理,及时疏导交通,查处交通违法。深度融合“互联网+、交警+”与保险公司协作,建立警保联动专员队伍,对轻微事故实行快处快赔,消除堵点。同时,依托“大二环”娄庄、南阳湖农场、矿山、魏庄4处执法站点,严控入城车流量,有效防控重型柴油车进城区。
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强化“宣传即战斗力”的理念,整合各类媒体、社会资源,进一步形成强化文明交通建设的整体合力。在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实时报道整治成果。制作发放《文明出行倡议书》等宣传材料2万余份,利用“双微”平台向市民发送文明交通提示信息5万余条,实名曝光终生禁驾22人、酒后驾驶587人,开展夜查酒驾等执法直播活动65场次,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出行氛围。通讯员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