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02日
首页
第02版:

农家小院年味浓

■本报通讯员 赵延怀 李秀明

1月28日,正值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在汶上县康驿镇后徐村潘冬梅家中,虽然房子不新,但明显看出新粉刷的痕迹,房间里的家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窗台还摆放了几盆花,堂屋西墙的方桌上,红色的对联和“福”字十分抢眼,两袋面粉、米和两桶油整齐地排放在方桌旁,处处透着浓浓的新年氛围。“俺是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不光帮俺脱了贫,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今年我家可是过个好年!”正在家中和婆婆一起忙着擦门窗的潘冬梅乐呵呵地说。

潘冬梅今年38岁,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王伟领患精神疾病,婆婆年老多病,娘俩常年吃药打针,俩孩子正在上学。家中一切开销全靠潘冬梅1人劳动维持。2014年她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调查了潘冬梅家的情况后,扶贫工作人员为她家办理了低保,孩子上学也有资助。在政府的帮扶下,潘冬梅家的基本生活算是有了保障。可解决了温饱问题,离小康还有很大距离。对此,要强的潘冬梅一直在寻找致富途径。2016年,镇扶贫干部为潘冬梅报名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并帮助她申请银行贷款6万元。经过一番筹备,潘冬梅家建起了600平方米的规范化养殖场。丈夫王伟领虽患有精神疾病,但有力气,在家中能帮潘冬梅干不少活。2017年,仅养殖收入,潘冬梅家就已经把贷款全部还清。当年,潘冬梅一家顺利脱了贫。现在,随着家里的条件一点点改善,丈夫和婆婆的精神头越来越好,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家里沉闷的氛围被欢声笑语取代了。

“前几天刚卖了24头生猪,收入近3万元,除去成本,赚得钱也足够我们过个好年了!”潘冬梅乐呵呵笑着。温暖的阳光洒满了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新年将近,潘冬梅一家5口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2019-02-02 1 1 日报 content_630054.html 1 农家小院年味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