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利民 本报通讯员 黄秀杰
大寒时节,本属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日子。济宁大地,却是风和日暖,春意却早早前来敲门。
在邹城市峄山镇石马村文化广场,66岁的王成吉一大早就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张彦颜说:“村里广播一早就说,今天市里的艺术家送文化下乡,免费拍照,还给写春联,我闲着也没事,就带着孙子来这排队了。”2019年春节前夕,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文联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市书协、美协、摄协、音协、剧协、曲协等四十余位艺术家,用群众喜闻乐见也乐于参与的方式,为老百姓送温暖、送祝福、送欢乐。
如果说,2019是一个崭新的开始;那么,2018就是一段精彩的结束。
历史因珍爱每一个段落而厚重,每个段落也都会丰美在历史中。2018年,济宁文学艺术界也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济宁文化的最美丽篇章——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市文联充分发挥“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在组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举办艺术展演活动、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营造和谐温馨文艺家之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造性、创新性的工作。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推进文艺事业的繁荣兴盛做出了积极贡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市文联工作创新求实的奋进之笔,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他们的业绩,是用心血与汗水一点一滴换来的。
思想建设更实,党建工作更新
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如何做到“心明眼亮”,旗帜鲜明跟党走?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长征说,就要强化学习,夯实思想、重视党建工作。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018年以来,市文联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活动,在机关做实“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每周五集中并利用“灯塔在线”学习,截至去年12月底,市文联全体人员灯塔党建在线学习总计255学时,人均18.22学时;深入各县市区文联、各协会与艺术家协会面对面,听取意见、找准问题、理清思路,为市文联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形成重点调研报告3篇,完成了我市重点社科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以常态性文艺志愿服务补齐农村“精神短板”研究》。通过对标对表、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文联联系、服务文艺家的能力和水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市文联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机关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目标责任清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2018年以来,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到社区报到,支部书记为社区党员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教育。开展“新时代新征程”、“到人民中去”等系列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到联建村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重视协会党建工作,多次召开主席团会和务虚会,督导所属协会和挂靠协会的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与文联业务工作和开展的系列惠民活动相结合,增设机关党建图书架,持续深入打造“志愿服务·文联万家”党建工作品牌。
政者,正也。市文联加强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成立以主席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抓党风廉政建设“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班子成员齐负责”的格局。坚持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等重要工作坚持集体研究决定,主动接受纪检组监督,并注重听取不同的意见,当下的市文联,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凝心聚力,单位没有任何违规违纪现象出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省市委《实施办法》,持续深入查摆隐形四风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体干部职工建立了廉政档案,签订了相关责任承诺书。年中,召开各文艺家协会党建工作座谈会,市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副组长陈敬东出席并就做好文联系统特别是各协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确保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全覆盖。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各协会负责人赴金乡县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地接受革命红色教育,观看纪录片《红旗渠》、反腐警示片《失衡的代价》、《象牙塔的蜕变》等接受警示教育,与市纪委联合,高质量地组织山东省廉政书画及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报送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树新风正气。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力推进文联深化改革,形成了《济宁市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坚持“德艺双馨”;加大对文艺演出、展览、采风、培训等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监管力度,防止方向跑偏、导向错位;加强对文艺活动、座谈会、研讨会、讲座等活动的管理,把握正确舆论方向;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中严把政治导向,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重点抓好文联主办的《济宁文艺》和微信公众号政治上的把关定向工作,发挥文艺作品的感召力和新闻舆论的导向力;组织有影响的品牌文艺活动,讲好济宁故事,壮大主流话语权。
工作标准更高,服务品牌更亮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2018年,市文联用高标准的工作,将我市的传统文化品牌擦拭得更响、更亮,更富魅力、更具影响。
《儒学经典三百句》。以《儒学经典三百句》提升推广工作为抓手,儒家文化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该系列丛书被广泛发放到我市机关单位、学校、居委、村委;配书的书画作品在韩国、中国台湾、兄弟地市举办《儒学经典300句》书画作品展览及巡展,达到了传播儒学经典、传承书画文化的良好效果。
“孔孟之乡汉碑行”。在总书记视察济宁五周年之际,2018年11月23日,市文联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举办了第三届“孔孟之乡汉碑行·全国当代隶书优秀作品邀请展”。邀请山东隶书名家和历届国展获奖作者,115件参展作品代表了当今隶书创作的最高水平,为济宁的文化形象带来全方位的突破。
“少儿曲艺大赛”。继2016年首届山东省少儿曲艺大赛之后,我市又承办了由山东省文联、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山东省少儿曲艺大赛,充分展示了全省在少儿曲艺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进步。
“月末音乐会”。“我们的中国梦”《故乡之恋》,萨克斯专场,古筝专场,卡达盎司单簧管与手风琴组合,荷兰梅里斯马萨克斯四重奏音乐会等近二十场音乐会精彩上演。在春节、国庆、创建文明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举办主题性音乐会,引来徐州、临沂等众多兄弟文联纷纷来济宁学习经验。
“我们的中国梦”系列活动。“五一”期间,“我们的中国梦”打击乐专场音乐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当代中国画名家山水画精品展,“我们的中国梦”庆五一曲艺惠民演出活动等惠及群众20000余人,受到了广泛好评。“五四”期间,市文联面向青年群众组织开展了系列文艺活动。其中有“我们的中国梦”青少年朗诵大会,“我们的中国梦”济宁市电子琴大赛,“青春·担当”弘扬五四精神创文明城市艺术传播公益行活动。“六一”期间,主办了“中国梦·翰墨情”济宁市第八届少儿书画大赛颁奖仪式及作品展;“我们的中国梦·家乡的曲艺情”庆六一专题活动,曲艺演出及传统曲艺讲座;赴汶上县明德小学开展“传承儒学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宣讲活动,发放《儒学经典三百句》图书,并举办“书法进校园”活动。11月中旬与市委宣传部、市创城办在广场社区举办“纪念改开放40周年·创城看变化”摄影展。此外, “探索·表现”2018小幅油画作品展、“春秋绘事”油画艺术展、济宁银行国学文化书法大讲堂作品展、“2018·新时代王杰精神永放光芒巡回宣讲演出”、优秀童谣征集评选等活动,全方位展示我市文明风采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貌。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文学征文活动,共征集稿件150余件,在《济宁文艺》第四期进行专题刊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诗词楹联和书法作品展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用视觉影像记录历史,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沧桑巨变和发展成果,与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等部门单位联合举办“讴歌新时代·书写新成就”济宁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作品展、“放歌新时代·逐梦新征程”济宁市市区干部职工大合唱比赛等。
庆祝党的97周年华诞系列活动。市文联、市曲协组织开展了“文联万家进警营·警民共筑和谐梦”庆祝建党97周年专场慰问演出活动;市文联、市委党校组织开展了“拥抱新时代·再创新辉煌”庆祝建党97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展出了近百幅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书画摄影作品;在兴东社区阳光花园小区举办“坚定跟党走·共圆中国梦”文艺惠民演出;这些系列活动举办频次高、跨度长、影响大,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百姓广泛关注和好评,生动呈现了我市文艺界服务大局和中心工作的责任担当和不懈努力。
高标准承办全国及省级重大活动。有着丰富的大型开幕式、文艺晚会的策划、编排、导演经验的周长征同志,被市委抽调到2018央视中秋晚会上担任节目组组长、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负责人,在节目的策划、创意过程中,注重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与济宁文化相融合,对宣传济宁、展示济宁文化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五周年之际,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济宁市委决定联合举办“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图片展,本图片展由市文联具体承办,市文联领导带领摄协骨干连续加班几个通宵,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图片展分为“传播交流”、“研究阐发”、“传承普及”、“创新转化”四个篇章,展出的240余张图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全省各地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参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研讨会的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对外交流更宽广,文化天地更辽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济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土地,更有着对外交流的传统的文化基因。济宁市文联就是这样一个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良好平台。
去年以来,市文联加强了与内地各省市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宣传推介济宁城市文化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举办了曾来德师生书法交流展暨作品研讨会;与无锡市文联、市政协书画联谊会联合主办“太湖情怀”无锡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提名展;分别在河南焦作和济宁举办“鲁豫有约”山东济宁河南焦作书法联展;联合《青少年书法》杂志举办“齐鲁访碑”全国青少年书画现场大赛以及汉画像石题跋全国巡展;与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黄河行”杨树文书画展;赴韩国光州市进行书法交流;与江西上饶、内蒙古乌兰察布联合举办书法联展;组织艺术家赴台湾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展出精品书画作品90余幅;联合省文联、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王弼文化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与济宁日报社合作《书画名家》专栏,整版推介书画名家,年内已出版27期。“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了艺术交流,提高了艺术家的眼界,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工作导向更坚定,精品创作更繁荣
2018年,市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并取得了丰硕成绩。
济宁市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前期海量筛选、专家遴选的基础上形成75个重要选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作者积极申报,多次组织选题作者赴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地采风、创作,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美术理论专家郑工等做专题讲座,对题材文本选取、想象进入、作品语境建构等创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重点讲解,全市参与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申报的200余名美术工作者参加了培训,年内完成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草图50幅,为后期正式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图书创作出版推广工程。积极响应习近平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号召,结合习近平关于传承弘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重要指示,重点出版推出一批讴歌时代、讴歌英雄、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图书,如长篇纪实文学《李大钊传》《王杰传》;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担负起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重任,深入挖掘济宁历史名人的时代价值,出版《海岳双栖——朱复戡诗文选集》、《朱复戡书法篆刻字典》,弘扬金石书画大家朱复戡先生艺术成就、普及弘扬书法篆刻艺术、提升济宁文化知名度;组织编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济宁文学作品选(2008~2018)》短篇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卷四卷本,集中展示2008年至2018年我市文学作者的所取得的艺术成果及十年来我市各行各业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助推艺术工作者成长成才工程。全年组织书法、篆刻、美术、音乐、曲艺、舞蹈编导、动漫作品监制、摄影等采风达20余次,受益艺术家达2000人次,李怀峰“荷奖”获奖座谈会、首届“黄易奖”书法篆刻展暨交流座谈会、第十八届中国(济宁·梁山)楹联文化论坛暨中国楹联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等培训、交流座谈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反映老百姓关注热点的文艺作品。围绕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大运河采风、红色文化、乡村文化振兴、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成员、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大众摄影》执行总编、省音乐家协会专家来济宁授课、座谈交流;与徐州市文联、临沂市文联、杭州市文联就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联合进行采风创作交流,凝聚发展共识、创新对标、提升能力。
联系基层更紧密,服务群众更到位
2018年以来,市文联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新年春节期间起,集中开展了“送书画、送春联、送照片”下乡和“文艺惠民演出”系列活动,组织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书法、美术、摄影等骨干力量深入曲阜防山镇、小雪镇,金乡县王杰村,阜桥街道刘庄社区,邹城市峄山镇,汶上县郭楼镇明德小学等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百县千村书法下乡”、“曲艺进校园”、月末音乐会等也已形成常态化的品牌志愿服务模式。同时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托,持续性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性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到联建社区开展讲党课活动3次,并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赠送《儒学经典三百句》数百本。定期到联建村开展工作,市文联干部共到联建村开展走访调研8次,主要负责人住村调研两周。积极参加联建村基层活动日,指导联建村党组织做好学习研讨,收集社情民意。春节期间和扶贫日前后分别为联建村贫困户和困难党员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物资。为联建村筹措资金5万元,用于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后续将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争取帮扶资金,切实推动联建村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