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仪凯
这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里诞生了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儒家文化自此滥觞,赓续千年、弦歌不绝,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和基石。厚重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千百年来的积淀赋予了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东方圣城的美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曲阜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走在前、做在前的使命担当,在推进传统文化普及推广、研究阐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奋力谱写了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新的华彩篇章。
发掘文化基因 建设道德高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如今在曲阜市书院街道书院村,古老的《礼运大同篇》成为村里老少妇孺都能吟唱的“流行曲”。这是我市近年来着力把儒家文化时代价值融入百姓生活的生动写照。
为发掘传承传统文化基因,加快首善之区建设,我市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等七大工程,着眼于培育儒韵民风、传承家风家训,探索打造了“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品牌,在全市推行了图书馆+书院、孔子学堂、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儒学进乡村等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乡村儒学讲堂”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我市成为文化部在山东省唯一的文化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被评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在2018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排行榜中,我市作为省内唯一城市再次入选。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我市积极培育和善向上、友爱诚信、谦和尚礼的儒韵民风,在农村和城市社区普遍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和道德模范宣传栏,入选“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被授予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在我市召开“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我市还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曲阜市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
加强研究阐发 提升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召开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讲清楚’的要求,孔子研究院作为孔子家乡的儒学研究机构要勇挑重担,为推动儒学的研究阐释做出更大贡献。”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表示。
孔子研究院创办了高端儒学会讲,组建曲阜礼乐文明研究与传播中心、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论语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学术研究推广中心,获批立项“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世界书院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29项,编纂出版各类学术著作38部,发表学术论文443篇,获得各级各类学术奖励19项,推出了《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春秋讲坛”学术讲演录》等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300余次,增强了在世界儒学研究和传播中的话语权。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以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为载体,加快建设儒学研究传播高地,逐渐树立起在世界儒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要讲话精神,我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政德教育资源,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为政之德,设立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精心打造20余堂专题课程、近30处现场教学点,先后邀请包括多名泰山学者、尼山学者在内的78名专家为干部政德教育授课,共举办606堂专题课教学,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8年全市共承接各类培训班次271期,培训学员15485人。
守正出新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8年9月26日,在孔子的诞生地尼山脚下,备受瞩目的第35届孔子文化节如期举行。这届孔子文化节以“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戊戌年祭孔大典等主题活动。与往届不同,这届文化节与第五届尼山论坛一同开幕,规模层次更高、内容更丰富、影响更深远。已连续举办35届的孔子文化节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儒家文化的重要平台。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作为人类文明对话的高端国际平台,自2010年以来举办了5届,其中4届在曲阜尼山举办。省委、省政府对2018年9月举办的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推动论坛首次提升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民间组织活动进一步推向国家平台,实现“民办”到“官办”重大转变。这届论坛以“同命同运 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共举办各类演讲和对话27场,收到130多篇学术文章,发布了《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关于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席声明》,提出了打造“南有博鳌、北有尼山”永久的世界文明论坛、建设世界儒学中心、推进创建孔子大学的目标,在学术建设、品牌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2018年,我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除成功举办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外,还作为主会场成功承办了央视中秋晚会、作为分会场承办了央视春晚,文化名城的品牌更加响亮。
推动“双创” 文化产业焕发新魅力
我市抢抓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省“十三五”规划,省政府印发实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等重大机遇,全力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总投资100亿元的尼山圣境一期工程建成运营,投资8亿元的孔子博物馆项目试运行,孟子研究院一体化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投资3.5亿元的“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维修工程全面启动,这是自1730年(清雍正8年)“三孔”古建筑群抢救性大修后280多年来,三孔”古建筑彩绘第一次系统的保护维修。
“这个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爷爷太可爱了”“这个孔子像可比平常见的可爱多了”……近几年,笑容可掬、亲切可爱的文创产品孔子像逐渐成为各大展会、景区的亮点产品。随着我市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别具匠心、形式新颖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三孔系列、“诗礼夫子”IP、华粹文创“至圣孔子”系列、“孟府家礼”等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倍受瞩目和青睐。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提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获评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市加大文化精品剧目创作生产力度,山东梆子现代戏《圣水河的月亮》获得文华奖,山东琴书《农家春》、群舞《大鼓小妞》、山东梆子小戏《盼娘归》、舞蹈《微湖风情》等20余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山东省文化厅“4+1”扶持工程资助及泰山文艺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启动实施了政府购买济宁市市直剧场惠民演出,声远舞台和运河音乐厅分别打造推出了“名家名段月末戏曲演唱会”和“乐响济宁·共圆梦想”月末音乐会两个惠民演出品牌,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国学诵读。 ■记者 刘项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