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县里的好政策,让我的事业越做越大!”近日,汶上县郭楼镇营墙村的林宪金感慨地说,“县人社局帮我提供了15万元的贷款支持,使我顺利在家门口创业,这不我刚搬进了2000多平米的大厂房里,企业会越来越红火。”
1982年出生的林宪金,结婚后便和妻子到浙江平湖服装厂打工,虽然平时勤劳认干,积累了一些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但毕竟在外创业人生地不熟,还面临着资金筹措难、厂房难找、工人难招等问题,让他们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另一方面,一年到头在外地,和老人、孩子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现如今老人年纪也越来越大,孩子学习也需要辅导,老是在外面飘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产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在家乡政府的感召下,林宪金返乡创办了汶上县金盛源服装有限公司,投资100余万元购买了缝纫机、拷边机等60多台机器,吸纳了附近村庄70余名剩余劳动力。他还招聘了10名网店客服人员,发展电商经济,做起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年销售收入已达400余万元。
近年来,汶上县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机遇,通过实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工程”,解决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面临的场地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配套以及融资难、证照办理环节多等突出问题,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激活县域发展的新动力。该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
加大政策宣传 营造创业氛围
汶上县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大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汶上县在汽车站、大型商场、景区、各镇街农村集市等公共场所发放宣传册、明白纸等,发放宣传材料5万余份。播放就业创业政策动画微视频,制作就业创业政策动画微视频,通过LED显示屏、电视、网络、微信等传播平台广泛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发布就业资讯、公开服务事项等。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四进”活动,组织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进乡镇、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政策宣讲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组织人员对全县200余名“第一书记”进行就业创业政策业务培训,提高其就业帮扶能力。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通过服务窗口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社会保障等“一站式”的创业服务。
狠抓政策落实 促进政策落地
为了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汶上县成立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了《汶上县结合城镇化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专门针对返乡人员的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就业创业。2018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62万元,贴息133.2万元,支持帮助468人自主创业,创业带动就业2350余人。加强就业资金管理促进政策落实,2018年共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资金1768.66万元。
优化就业服务 推动智慧就业
面对新时期农民工就业形势,汶上县人社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全方位就业服务平台。利用县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各乡镇人社所及各行政村就业宣传栏,做好日常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和宣传,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无缝对接。通过全县O2O微信平台,宣传就业形势,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每天直接阅读量数十万人次。统计返乡人员信息,将企业用工需求等信息,通过发送短信等方式,直接发送到返乡人员手中,做到“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走路。”持续发挥“周六招聘市场”作用,打造人力资源供需可靠平台,2018年,举办各类招聘会55场,进场求职人数1.3万余人次,求职登记72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520人。
强化技能培训 提升就业能力
为增强返乡人员创业能力,当地不断拓展渠道,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提升技能、服务就业、终身培训”的原则,突出抓好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层次,创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推行“订单式”、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支持企业以新招用和返乡人员为重点开展培训,搭建互联网移动培训平台,建立培训、实训、孵化、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创业培训机制。2018年,增设中西式面点师、中式烹饪等特色培训,共开展培训55期,培训学员2130人次;开展电子商务、保育员、育婴师培训61期,培训学员2462人次。开展技能培训进企业活动,先后培训员工934人次。充分发挥创业大学作用,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目前开展创业培训17期,培训学员534人,成功创业172人。
搭建创业平台 吸引返乡创业
汶上县高点定位,为返乡创业人员搭建创业平台。按照“高起点定位、高规格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率运行”的要求,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依托电商平台创业建设特色产品品牌,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通过对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输出地特色产品的挖掘、升级、品牌化,实现本地产品与务工地市场的嫁接。近年来,全县新增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处,市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园区)6处。其中,汶上华儒电商产业园先后成功创建济宁市创业示范园区、山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争取奖补资金650万元。
为提升基层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汶上县开展省级和市级示范“四型社区”创建工作。2018年,汶上街道西门和北门社区、中都街道辛王庄社区等3个社区,获批省级示范“四型社区”;郭楼镇郭楼社区等6个社区,获批市级示范“四型社区”。举办汶上县第二届创业创新大赛,并组织筛选返乡农民工优秀企业、创业项目参加省、市级创业大赛,其中,获得省级创业大赛二等奖1名,市级创业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极大推动了大众创业热情。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汶上县下大力气营造就业创业环境和氛围,对返乡就业创业人员点对点帮扶、一对一服务,以前的“孔雀东南飞”变成了现在的“春暖燕归巢”。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亿元,贴息1060万元;成功创建市级创业型乡镇5处,省级、市级创业型社区30余处;累计新增企业324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926个,返乡创业36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15000余人,实现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767人。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