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农行党委书记、行长罗秉环赴兖州区孔家屯村开展捐赠活动
农行济宁分行鱼台支行深入蘑菇种植户进行现场调查
农行济宁分行嘉祥支行在小微企业济宁晨光胶带有限公司进行贷后管理
济宁农行成立青年先锋队开展产品营销推广服务地方经济
农行济宁分行营业网点
制造业是济宁市转型振兴的重要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市之基,为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济宁市制定并深入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济宁行动计划。2018年,济宁农行主动对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及儒商大会签约项目,编制《重点项目服务手册》,优先匹配信贷规模,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助推项目快速落地。累计发放项目贷款15.56亿元,先后支持了尼山圣境、光大环保、华电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同时,大力支持企业直接融资,为重点企业承销债券35亿元,帮助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
“惠农e商系统不仅解决了我们资金对账的大麻烦,还为我们企业搭建了线上下单平台,真是太方便了!”济宁市兖州区鲁恒医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谷祖强兴奋地说。济宁市兖州区鲁恒医药有限公司是区域内一家集药品批发及零售连锁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批发企业,其下游客户4000多户,覆盖济宁县市区所有乡镇,直营药店20多个。企业一直使用集库存、定单、销售为一体的ERP管理系统,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支付宝、微信及银行转账等,每天财务人员光核对账务一项工作就要忙碌到晚上九点多。农行“一号工程”营销团队获取到信息后,多次主动上门拜访,详细介绍惠农e商系统在企业订单、库存管理、财务结算方面的优势,针对订单结算方式多样化及对账难题,专门量身定做了ERP对接方案,获得企业认可,成功实现对接并投入运行,光成本一项就为企业节约20余万元。
围绕服务城市建设 支持地方城镇化
围绕济宁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精致宜居幸福城市总体规划。济宁农行积极对接济宁市城市规划,积极筛选优质项目,主动跟进,加快贷款审批流程,2018年全年已审批县域城镇化及项目贷款59.5亿元,其中,已投放农村水电气暖供排系统贷款8.7亿元,水运及港口建设贷款1.7亿元,棚改项目贷款3.8亿元,公路贷款5.2亿元,水利项目贷款2.6亿元。
在泉林镇七家庄村,村民王衍新一家四口人还沉浸在乔迁新居的喜悦当中,2018年初王衍新就举家搬进了移民新房,房子宽畅明亮,周围生活设施齐全,生活方便惬意。如今,女儿出嫁了,儿子在国外打工,老俩口在附近的木材厂上班,一家人的收入比前几年翻了好几倍,生活越过越甜蜜。
和王衍新一样,同样享受着泗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红利的还有泉林镇七家庄村、大黄沟乡南华村、圣水峪镇小城子村及北尧湾村4个村1349户、4524名村民。
据了解,近年来,泗水县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撤并搬迁工程,着力构建宜居城镇、宜居社区,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助力泗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行泗水县支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由农行泗水县支行支持的第一批大中型水库避险解困试点项目涉及4个村总投资2.74亿元,目前该行已陆续投放贷款1.3亿元,有效地助推了泗水县当地新农村建设进程。
如今,走进泗水县移民新城,只见一栋栋移民新居拔地而起,整齐划一的楼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靓丽,随着工程的陆续交付,小区迎来了它的新主人,小区的凉亭里也逐渐热闹起来,一声声欢声笑语不时传来。
据项目部负责人张磊介绍,在农行泗水支行的大力支持下,项目进展非常顺利,等移民新城工程全部完工后,新建的幼儿园、移民公园、超市、迁移移民产业园等生活配套设施将一应俱全,搬迁移民的生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 大力扶持“三农”发展
2018年,济宁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持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提高了金乡大蒜、邹城食用菌、微山湖大闸蟹、鱼台大米小龙虾等优质品牌比重。济宁农行紧紧围绕地方政府规划部署,因地制宜制定了“三农”业务发展规划,不断加大重点涉农领域信贷投放,先后研发了金乡“金蒜贷”、微山“大闸蟹贷”、长沟“葡萄贷”、汶上“芦花鸡贷”。
此外,针对农民贷款担保难题,大力推广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无需抵押担保的“惠农e贷”,引入省农担公司,创新推出“鲁担惠农贷”,破解了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累计发放“惠农e贷”3.11亿元、“鲁担惠农贷”3865万元。
49岁的甄恩化家住在鱼台县唐马镇甄化村,从事杞柳种植已经8年了,是当地有名的林木种植大户。据了解,坐落在微山湖畔的鱼台县素有“中国杞柳之乡”的美誉。鱼台县杞柳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杞柳用途广泛,可以加工成家具、篮、篓等款式新颖、种类繁多的柳制品。杞柳种植一年投资,多年收益,可连续收获8至12年,每年亩产5000斤以上,按照近三年平均销售价0.7元/斤计算,每亩可实现收入3500元,除去必要的成本,有着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
2017年,在老甄的悉心经营下,他种植的杞柳一年就实现销售收入67万元,净利润27万元。为扩大生产,在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单人担保下,老甄向农行鱼台县支行申请了50万元“鲁担惠农贷”。
现在的老甄,大女儿找到了工作,儿子也刚考上了大学,他可以放开手经营自己的事业了,真是越干越有劲。
“多亏了农行贷给的50万元,我才能有机会把村头的那150亩水稻田全改种杞柳,这几年行情这么好,一定得抓住机会多挣一些钱,好给孩子们到城里买房结婚呢。”说到这老甄喜不自禁。
围绕服务民生经济 倾心打造普惠金融
近年来,济宁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全市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日新月异金融事业发展的成果,济宁农行以“春天行动”、“激情仲夏”和“赢在金秋”营销活动为契机,围绕其开展各项产品宣讲、客户回馈和市场拓展活动,加大基金、贵金属、国债产品等多元化产品的营销力度。深化增值服务内涵,举办家族信托、高端保险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此外,济宁农行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个人贷款规模,重点推广“农民安家贷”“随薪贷”“网捷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居民置业、发家致富提供了资金支持。全年增加个人贷款14.36亿元,居四大行第1位。同时,在2018年成立了专门信用卡分期中心,大力推广汽车分期、车位分期、家装分期等消费分期产品,共实现分期交易额12.04亿元,帮助近万户家庭改善了生活条件。
近日,经营瓷砖生意的老高来到农行汶上县支行个人贷款管理中心,专门向客户经理张伟致谢,感谢他推介的“网捷贷”既快捷又方便,还为他节省了几千元的利息。
据老高介绍:去年,正值大众4S店优惠活动期间,他下定决心购买心仪已久的“迈腾”小型轿车,无奈前几年刚为儿子买了新房,做了按揭,经营资金也没有“回笼”,4S店建议他做汽车分期,可分期手续费高昂。正当老高发愁的时候,农行新推出“网捷贷”产品,在了解老高的情况后,汶上农行个人贷款管理中心的客户经理张伟找到了他。张经理告诉他:“网捷贷”是农行的一款个人线上信贷产品,向信用记录优良的房贷客户发放,特别适合他这种情况,而且方法简便,在线申请、在线签约,随时随地就可以贷款,还可以随时还款,无需担保、抵质押,额度最高达30万元。出于对农行的信任,老高当即注册了网银,成功申请“网捷贷”10万元的授信,随即在4S点通过“网捷贷”贷款8.5万元购买了自己心仪的轿车,圆了自己的汽车梦。随着资金的回笼,老高及时归还了贷款,这不,他特地赶到农行向张经理致谢,说是没想到“网捷贷”这么方便,而且还为他省去了近3年的汽车贷款分期利息。
围绕提升服务质量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银行的同志心眼真好,俺一大把年纪身体不好,也出不了门,这两天眼看药快吃完了,社保卡里有钱也取不出来,正发愁呢,没想到就给俺送家里来了!”日前,在素有“中国大蒜之乡”之称的金乡县马庙镇肖楼村村民李大娘拿着农业银行工作人员送来的补办好的社保卡,高兴得合不拢嘴。
自2018年7月份以来,金乡县全面启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而农业银行金乡支行承担全县95%的社保卡发卡任务,其中包含当地12个镇及街道的城镇居民社保信息36万张社保卡,但乡镇村民、特别是老年村民社保卡丢失、遗忘密码的事情经常发生。为更好的做好社保卡后续服务工作,农行金乡支行党委研究成立了社保卡上门服务小分队,专门为弱势群体提供便民服务。为了缩短他们的等待时间,队员们几乎放弃了所有周末休息时间,他们的身影遍布全县各大街小巷,甚至驱车前往远在江苏境内的客户家中提供服务。
2018年7月至2018年11月,仅仅五个月时间内,金乡农行上门服务小分队累计上门服务360余次,行驶里程达8000公里,实现全面启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以来,社保卡业务“零”有效投诉,真正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中国农业银行济宁分行作为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定的社保卡发放承办行之一,认真履行大型国有银行社会责任,始终秉承“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不断开展社保卡产品创新,社保卡发卡量超过360万张,稳居济宁市金融同业首位。该行要求辖属各支行成立社保卡上门服务小分队,通过优化社保卡业务流程,大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社保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获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根据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全面使用社保卡发放养老金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字〔2018〕33号)要求,济宁地区于去年5月份在部分县区试点社保卡代发养老金,9月份全面启动社保卡代发养老金工作。2018年全年累计代发养老金282.98万笔、金额共计12.49亿元。
围绕服务金融扶贫 履行国有银行社会责任
济宁农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创新金融产品,延伸服务网络,增加信贷投放”的要求,不断完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强化扶贫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为主攻方向,加大工作力度,用好专项政策,强化工作措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先后选派4名业务骨干到贫困地区挂职,为贫困区域脱贫致富贡献农行方案和农行智慧。截至2018年12月末,该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达到2.88亿元。
“没有霓虹王公司把工厂开到家门口,没有农行的贷款支持,我做梦也想不到能供儿子上大学!”微山县韩庄镇赵庄村省定贫困户韩晓娥如是说。
韩晓娥自1987年嫁到赵庄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夫妻俩驾驶自家客货车,收玉米、换大米,每年虽辛苦,但早已是万元户。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的一次意外事故,丈夫撒手西去,撇下摔伤的韩晓娥及一对上小学的儿女,家庭的变故使韩晓娥瞬间跌入极度贫穷的深渊。
2004年,改制后的山东霓虹王电子有限公司在农行微山县支行的鼎力扶持下,进入蓬勃发展快车道,“村村设工厂、家家霓虹王”便是当时生动的写照。在赵庄村靠近104国道的土地上,山东霓虹王电子有限公司六车间的厂房快速扩大,赵庄村、周庄村、后阁村、吴沟村、石庄村、前寨村等周围村庄的农民,纷纷前来打工挣钱,期盼脱贫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在六车间工作的像韩晓娥一家的省定贫困户63户,户均年增收2.5至3.3万元不等。经过十余年的辛勤工作,韩晓娥不仅养活了一家三口人,还坚持供养两个学生上学,其中儿子在省城读了大学。每当说到儿子上大学的事,韩晓娥的脸上挂满了幸福。
展望未来,济宁农行将继续围绕“横向提升,纵向进位”的战略目标,坚持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不动摇,积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服务社会民生。伴随济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追求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步实现,在改革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站在新起点 共赢新挑战 展现新作为
——济宁农行2018年发展纪实
郜伟 张庆岭
2018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民营经济的系列政策,为金融机构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济宁农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挥银行职能作用,突出统筹城乡两个市场的独特优势,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制定专项服务方案,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全力提供优质服务,集全行之力服务好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和民营经济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农行力量。
截至2018年末,济宁农行各项存款余额762.21亿元,较2018年初增长35.74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较年初增加37.70亿元,个人储蓄存款总额507.96亿元,超过500亿元大关;各项贷款余额417.35亿元,较2018年初增加20.63亿元。存、贷款规模均居国有四大银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