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张伟 通讯员 田玉庆 张浩男)新年到来,济宁市国资委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主要抓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调整布局结构,健全国资监管体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全面开创新时代强市建设贡献更大的国资国企力量。
固“魂”强“根”,筑牢政治建设的“压舱石”
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历届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市管企业党委理论学习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领会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国资系统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健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制度;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入章”工作;持续推进市属企业过硬党支部建设;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打造一批业绩突出、特色明显、示范效果好的先进典型,全面推动党建工作在国资系统的实施;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市委安排,扎实做好建党100周年“两优一先”集中表彰有关工作;持续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依托产业链、服务链等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把党的组织内嵌到企业业务工作各个环节,确保“业务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把党的领导融入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固“稳”强“进”,争当国企改革的“排头兵”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照“壮大传统优势,瞄准战略新兴,坚持项目带动,强化资本运营”的改革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组织市管企业编制2021年度投资计划。调整2021年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引导国有资本向十强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集聚,定期调度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加强董事会建设规范董事会运作,指导市管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市管企业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压缩管理层级;督促市管企业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规范董事会运作,组织8户市管企业董事会报告年度工作;指导市管企业做好修改企业章程工作;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将混改完成情况纳入业绩考核,督导市管企业积极实施混改并完善实施方案;推进市管企业加强与中央企业、大型民企、外资的合作力度,参加各种招商活动,积极签订合作协议,促进项目落地。
固“体”强“身”,握紧国企治理的“金钥匙”
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市管企业编制2021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建立市管企业科研投入刚性增长约束机制,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深化市管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深化市管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适时开展市管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检查活动,探索制定市管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制度;推动企业全面开展岗位价值评估,完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增减、岗位调整、教育培训等挂钩;持续推动企业用工市场化,巩固市管企业集团总部机构、岗位、人员“瘦身行动”成果,持续推动市管企业权属企业瘦身行动落实到位;严格规范市管企业用工行为,核定市管企业年度用工计划,审核企业招聘方案,对拟录人员信息进行批准或备案;推进企业进一步落实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加大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招引力度;推进企业建立管理、技术、技能等多序列岗位管理体系,实现与员工多序列发展通道相匹配的宽带薪酬。
固“本”强“基 ”,扎牢国资监管的“篱笆墙”
扎实做好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等基础管理工作,做好国家出资企业国有产权设立、变动、注销登记工作,实现企业产权登记全覆盖;加强资产评估监管,规范评估行为,维护国有权益;防范金融风险,强化对债券、担保等融资业务监管;积极做好市管企业债券发行审批,加强对外担保监管,防范融资风险,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全面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审核确定2021年度市管企业财务预算指标,积极发挥预算管理的引导、控制和约束作用;严格落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组织开展市管企业责任追究督查工作,制定市管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境外投资管理。
固“廉”强“纪”,厚植风清气正的“生态林”
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地破“四风”、除旧弊,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为重点,严防奢靡享乐问题回潮复燃;积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履行“一岗双责”,带头落实廉洁自律准则,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营造国资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