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深化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我市金融机构窗口服务文明发展,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济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济宁日报社、济宁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联合开展争创“市民满意文明金融单位”宣传活动。
为了解广大市民对金融单位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帮助金融单位进一步提升服务,本报日前推出了“市民满意文明金融单位”调查问卷,本次满意度调查截止到1月15日下午16时结束,通过济宁日报、济宁晚报、济宁报业金融微信调查等多种方式邀请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倾听金融消费者心声,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市民热情参与调查
受访者来自各行各业
活动开启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大力支持和参与。本报通过报纸调查、微信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受访者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中既有教师、律师、公职人员、企业老板,也有来自一线的工厂工人、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受访者的年龄阶层也覆盖了20至60岁的全部人群,其中又以青年和中年人群为主。一些市民冒着寒风直接来到编辑部,分享各自在金融窗口办理业务时遇到的好人好事。
“日常生活几乎每天都要刷卡消费、存取款,每天都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却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机会给金融机构的服务打分,畅谈自己的建议。”受访者马先生认为,此次调查活动非常好,搭建了市民与金融机构之间沟通和互动的平台。
金融机构整体满意度较高
周末网点营业少成关注焦点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市民对于我市金融机构各项服务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其中最令市民满意的是,营业人员态度热情、不嫌麻烦,营业网点设施完备、整洁干净,智能机服务方便快捷。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在营业网点设置“文明服务岗”,文明服务得到市民广泛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建行在各个网点设置“劳动者港湾”,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提供一个休憩场所,市民表示,此举十分温暖人心。
我市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服务体系,这是赢得广大百姓的认可和满意最重要的原因,但仍有少数市民表达了对金融机构的“不满意”。在这些“不满意”的具体原因中,不乏一些多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诸如“营业网点轮休办理业务不方便”、“多个窗口不开放,等候时间长”等,其中“不满意”原因中,“周末网点开放少”成为关注焦点。
济宁多家金融机构表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金融单位满意度调查,有助于拉近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金融行业整体服务品质的提升,从而有利于促进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各家金融单位能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令客户满意,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金融从业者而言也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一种鞭策和动力。记者 梁汝腾 刘贵达 彭姝
在银行营业厅里,客户认真填写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