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 张静 本报通讯员 袁学访 屈原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太平煤矿位于邹城市太平镇,属国有地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75万吨/年,现有在岗职工1419人。矿井1987年开始筹建,1993年试生产。2006年4月份以来,试验成功并持续实施膏体充填开采新技术,是全国首家实施膏体充填开采的煤矿。2015年,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和矿井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开采了济宁市地方煤矿首个复采工作面。近三年来,在鲁泰控股集团坚强领导下,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实现了绿色开采,提升了经济效益,积极打造生态矿井,创新了党建活动载体,创建清廉幸福企业,三年来,商品煤产量186.57万吨,上缴利税3.4亿元。
夯实安全之基 打造“平安太平”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作为矿长,第一职责就是要做到敬畏职工的生命,必须把保护矿工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怀着对矿工兄弟深厚的感情抓安全,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珍惜矿工的生命,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护他们。”邵国华说。长期以来,太平煤矿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以“安全生产零事故”为目标,深化发展集团公司“33320”安全管理模式。健全完善“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责任制”两项责任体系,巩固深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抓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和岗位标准化”三项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区队建设”和安全投入三项基础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值带班、警示教育和应急管理三项硬制度,深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安全包保区队考核、区队建设考核、班组建设考核、“安全之星”考核评比五项安全考核,突出抓好水害防治、“一通三防”、 顶板管理、机电提升运输管理、职业危害防治五个工作重点,开展冬春百日安全竞赛、设备管理提升月、安全生产月等七项安全活动,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2018年4月,经过干部职工10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太平煤矿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实施充填开采 打造“绿色太平”
为解决村庄压煤和提高开采上限双重难题,2006年4月,太平煤矿充填开采方案设计通过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审查,建立了全国煤矿第一套膏体充填系统,设计能力为150 m/h 。同年5月,第一个井下膏体充填工作面8309工作面开始工业试验,2007年2月,8311充填综采工作面试产成功。2007年,山东省科技厅对太平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技术成果鉴定为: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膏体胶结料研究和薄基岩、浅埋深膏体充填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截止到2018年,太平煤矿累计充填230.2万m3,至今已安全回采原煤357.8万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实施膏体充填开采技术,有效控制了地面塌陷,保护耕地不受破坏。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有效保护水源地不受破坏、地表不产生塌陷、杜绝煤矿开采后采空区大面积悬空所遗留的诸多安全隐患。同时也相对提高了煤矿的经济价值,为地方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矿长邵国华说:“膏体充填绿色开采,一举多得,利国利民利企,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做法”。
持续提质增效 打造“效益太平”
太平煤矿以盈利为目标,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内抓管理,外抓市场,多措并举,对标挖潜,企业效益稳中向好。
较早开始了内部市场化建设。太平煤矿早在1996年以来一直实施内部模拟市场管理,因受软件研发水平制约,许多管理意向都未能通过一个成熟的内部市场化系统软件来实现。2014年3月,太平煤矿被山东鲁泰控股集团选定为内部市场化建设试点企业。近年来,历经了动员部署、方案论证、试点区队试运行、全面试运行、全面正式运行五个主要阶段,提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全面考核、全面收购内部市场化考核结算管理模式”。该矿内部市场化运行,以市场关系为纽带,通过利益链条把工程量、成本、安全、质量等要求传递给区队、班组,直至每个岗位、每名职工,实施过程中,完善各项工作的考核标准,将个人的工作质量与工资收入挂钩,降低了矿生产经营成本。2017年4月,济宁市国资委组织市管企业到太平煤矿进行内部市场化观摩指导,受到各级领导普遍好评。
建设了排矸站项目。2015年,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建设了排矸站项目,与其他单位相比,建设该项目,大概需要上千万,该矿仅投入353万元,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入洗能力达到80万吨,远超设计能力。当时,排矸站入洗每吨煤大约有15元左右的利润,半年收回了投资,直到现在,都是该矿效益增长的保障。
多种方式降本增效。一是细化成本管控。完善“看数据、看现场、看措施”“三看”材料管控工作评价标准,建立材料消耗全面承包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材料管控情况通报制度,严格物资发放。重点抓好生产类材料消耗及回收,减少浪费。抓好材料的进、存、用、回等各环节,形成材料链式闭合管理,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再降成本增效益。二是科学合理组织采购。通过优化供应商结构,加大招标采购力度,对矿自行采购的物资,积极进行询价、议价、比价采购;对符合集中采购的物资,严格上报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对符合招标要求的坚决组织招标,并做好前期市场调研。通过一系列举措,保障物资及时供应,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持续压减外委费用。秉着“设备自修、工程自干”的原则,对矿内零星工程,组织职工自行施工,进一步压减外委费用。四是优化干部职工队伍。2015年,通过开展组织机构调整、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人员“三定”等工作,优化了组织机构和基层单位干部及职工配置,减少了管理层次,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干部职工面貌焕然一新。五是强化煤炭销售。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对市场预知预判能力,及时调整煤炭价格,确保利润最大化。采取“拉网式”开拓市场,大力发展优质战略合作客户,合理组织煤炭发运,实现产销平衡,实现了增收创效目标,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2803.29万元。
突出环保优先 打造“生态太平”
近年来,太平煤矿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唱响矿井绿色发展主旋律。
高度重视强管理。该矿把环境保护提升到与安全生产同样重要高度来抓,专门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环保领导小组,设立环保办公室,专人负责协调全矿环保工作。编制《太平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节能环保目标考核办法》《节能考核指标分解明细》。
重拳出击降煤尘。为科学、有效控制煤场、矸石山等扬尘污染,实现产煤不见煤、存煤不露煤,该矿采取一系列举措从源头上遏制扬尘污染排放。清扫车、洒水车每天对运煤路及矿区工业广场等区域定时清扫、洒水降尘。运煤车辆经过洗车台高压冲洗方可清洁出矿。煤场喷雾降尘系统及煤堆全面覆盖,封闭式储煤场已建设完成。矸石山体覆盖了防尘网,山体顶部及周边铺设了水管喷淋设施,实施了矸石山整体绿化工程。在煤场磅房东侧安装了PM10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测;在矿正门处安装LED大屏环境信息公开牌,企业排污信息和实时监测数据通过LED大屏信息24小时对外公开,矿环境质量信息管理部门随时掌握,及时接受群众及环境部门监管。
多措并举提效益。该矿环保站污水处理后,一部分用于井下生产用水、排矸站洗煤用水、地面喷雾降尘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一部分通过管道运输至山东太阳纸业有限公司作为生产用水,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还有一部分经明渠间歇式排放到泗河,出水口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该矿对原有排污管道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该矿井建设了水余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利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回收矿井水的余热,代替燃煤锅炉,用于副井口、澡堂及部分办公地点供热及供冷、澡堂洗浴用水、洗衣机房供热、职工公寓室内温度调节等,降低了成本开支,实现了绿色环保。同时,职工食堂以电磁灶取代了传统的燃煤灶。真正实现了煤矿“产煤不用煤”,每年减少消耗煤炭约3000吨。2018年4月,太平煤矿被邹城市委、邹城市人民政府授予“2017年度节能降耗先进企业”称号。2018年11月,获“济宁市重污染应急绿色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强化党建引领 打造“活力太平”
太平煤矿积极探索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过硬支部建设为引领,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创新开展多项活动,形成了党建特色品牌,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太平煤矿始终把抓党建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活力”。矿党委书记汤保民说。
强化理论武装。思想决定行动,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认清发展方向,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为实现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太平煤矿始终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抓手,让理想信念成为干部职工的精神之钙和主心骨,矿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书记学习例会、周五全员学习日、灯塔党建在线自行学习和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费县大青山、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现场教学等方式,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持续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微平台、微氛围、微党课、微谈心、微问题、微感悟、微行动等“七微”工作法助推“两学一做”。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职工延伸,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使理想信念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层层责任体系,统筹协调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任务,使党员干部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推动者、执行者。
创新党建载体。一是以“五张清单”为抓手,按照“B+T+X”的工作体系,以“一规一表一簙一网”工作载体建过硬支部,按照“七有”目标,高规格建设了6个党员活动室。2018年,有5个党支部通过济宁市国资委过硬支部验收。2018年4月,《新征程中基层党支部展现新作为的实践探索》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政研成果二等奖。二是强化过硬党支部建设。为基层党支部和党务工作人员发放《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指导手册》《国有企业党支部工作指导手册》《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热点疑点要点500问》《基层党务工作手册》《党务工作规范文本》《党务工作基本流程》等党建书籍,《国资监管信息》对发放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三是建立党支部量化考核,完善党员亮化考核、党员责任区、党员安全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四岗联动等制度。创建了“井下党课”、井下“党建之声”语音广播、职工班车“流动党课”。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制定了党支部量化考核办法,明确了党组织和党员责任。同年,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四岗联动”活动、“三岗两优”主题争创活动、“A级班组”建设活动、岗位创效活动等,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矿26篇稿件,先后发表在“灯塔-党建在线”网站、济宁新动能网站、济宁日报、《国资监管信息》上,发出太平声音,讲好太平故事,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组织拍摄《党旗猎猎映太平》视频,制作党建工作宣传册。2015年以来,太平煤矿党建工作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政研成果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2017年4月,济宁市国资委组织市管企业到太平煤矿观摩指导党建工作,受到市管企业观摩团一致好评。
打响特色品牌。一是“六必访、七必谈”思想政治工作法的提炼推广。“六必访、七必谈”思想政治工作法在集团公司、市国资委系统全面推广,“六必访、七必谈”思想政治工作法,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政研成果二等奖。
二是宣贯集团公司“德兴文化”的平台。几年来先后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唱响中国梦暨庆祝建党93周年大合唱比赛”、“践行核心价值观同心共筑中国梦暨庆祝建党94周年”文艺汇演、“喜迎党的十九大暨庆祝建党96周年”文艺展演,由职工编导演出的情景剧《36天的奇迹》《忠诚—辛锐》闪耀省级大舞台。2016年,组织120人合唱团代表集团公司参加市国资委系统迎七一庆祝建党95周年歌咏大赛,荣获金奖第一名。2017年,组织合唱团代表集团公司参加太白湖新区喜迎十九大合唱比赛荣获第一名。2018年,举办了“不忘初心感党恩,砥砺前行谱新篇——庆祝建党97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实现了全程现场直播并向社会推送。在济宁市庆祝“放歌新时代·逐梦新征程”改革开放40周年干部职工大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
三是“灯塔——党建在线”学习竞赛的先锋。扎实开展“灯塔——党建在线”学习竞赛活动,运输党支部两次被授予“灯塔学习型党支部”。在职党员在线学习率100%,学时平均达到145.73个学时。
四是率先开展了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党员“政治生日”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分“温誓言、铭初心”“忆芳华、建诤言”“赠良言、送祝福”三个环节进行。“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平台、《国资监管信息》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
五是创先争优的摇篮。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1个区队获全国煤炭工业第二批“三基九力”优秀区队;2个班组获全国煤炭工业“三基九力”建设优秀班组;1名同志获“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1名同志获济宁市劳动模范;2名同志获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
推进廉政建设 打造“廉洁太平”
强化廉政教育。一是抓好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级廉政会议精神,到济宁市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观看《重拳反腐 保驾护航 日照港集团系列腐败案件警示录》专题片,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线测试,时刻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二是抓好党员干部和“三管”人员的廉政教育。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的“廉洁教育讲堂”,听廉政教育专题讲座,提高了党员干部和“三管”人员廉洁自律意识。三是抓好全员普法教育。组织职工参加网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营造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强化制度约束。重新修订下发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关于召开2017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关于印发〈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
强化文化引领。通过组织开展廉政测试、阵地宣廉、基地警廉、观看廉政视频,发放廉政书籍、廉德文化进矿区等,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让廉政文化从“入耳”走向“入心”。纪检监察室发放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释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问答》《不该失守的底线》《党员干部“禁令”手册》等书籍,不断增强全矿广大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意识。
强化监督执纪。成立了纪检监察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在全矿设置廉政举报信箱,公布矿党委、纪委监督电话和电子邮箱,及时公开矿务、党务信息,拓宽了干部职工监督渠道。矿纪委开展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访,有针对性的开展效能监察,矿纪律监察小组、纪检监察巡视员每月定期开展工作纪律、劳动纪律巡视巡查,不断强化执纪问责力度。2018年以来,共下发《纪律检查简报》9期,对违反矿规矿纪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 打造“幸福太平”
“矿环境优美,现在上班心情非常舒畅!”“食堂的炒菜味道好,而且很实惠。”“收入稳中有升,身为太平人感到自豪”……现如今,在与职工交谈中总是能听到类似的“真情告白”。
在太平煤矿发展建设中,率先开通了24小时三八制到济宁、邹城的通勤班车,倒班员工通勤班车的开通,解决了夜里上下班的大问题,职工不用担心不安全。通过对工厂、生活区域环境美化、净化、亮化,对职工澡堂、食堂、公寓进行改造,各种生活设施实现统一、齐全。积极在副井口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向一线职工义务缝补衣服、赠送安全鞋垫,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推进“六必访七必谈”活动,在做好摸排的基础上,找准访谈对象,及时跟踪访谈,消除了隔阂,理顺了情绪,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干事创业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开展了给职工送生日蛋糕活动,让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坚持职业安全与健康安全同等关注,主动开展大病、特困职工家庭帮扶救助活动。仅元旦春节期间,就面向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家庭发放慰问金10余万元,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退休老同志、困难职工家庭30余户次。坚持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理念,从2018年8月开始,结合企业效益状况,逐步提高了中夜班补贴、班中餐补贴、安全绩效工资,让职工更有幸福感,切实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
善思者,擎天无界;善行者,驭地无疆;善建者,进取无阈。取得的成绩是全矿干部职工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近年来矿荣获了国有重点煤矿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中国优秀企业、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工业先进煤矿、全国煤炭行业留设防砂煤岩柱安全开采纪录保持单位、煤炭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全国煤炭工业文明煤矿、山东省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煤炭工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夯实基础
交流经验
牢记宗旨
安全至上
奖励创新
放歌新时代
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