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自脱贫摘帽号角吹响以来,梁山县人社局发挥行业特点,结合部门优势,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推进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增收。
“造血”扶贫有实招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技能培训,工资从以前每月不足2000元涨到了4800多元,除去生活开支还能节余3000多元。”梁山县小路口镇葛集村村民李树良说。
培训是贫困人口提升就业能力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贫困人口要脱贫必须在培训上做文章。为了让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梁山县人社部门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扶智”并举的就业扶贫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就业扶贫目标,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人员,根据其特长、意愿,实行免费培训清单制度,签订培训计划书。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大篷车下乡村”活动,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的技能培训,让每个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至少掌握1项致富技术,以“一技之长”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2018年该县相继在韩垓、马营等15个乡镇(街、区)举办家政服务、保育员、中式面点等技能培训16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4人;与市派驻村第一书记结合,创新实施“第一书记”助力脱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目前已在拳铺镇南盛庄、韩岗镇刘庙、韩垓镇桑庄等10个市派“第一书记”村开办了脱贫技能培训班,免费培训学员300余人;针对黄河滩区迁建居民培训需求,开展育婴员、保育员、中式面点、焊工等技能培训,让迁建居民掌握一技之长。目前,共在赵固堆乡为迁建居民举办育婴员培训班三期,在小路口镇举办中式面点培训班三期,培训学员300余人。
公共服务岗解难题
“我常年患病,干不了重活,现在在村里当上了保洁员,每月有600元工资,家里的生活状况立马改变了。”韩该镇邓庄村村民邓庆国高兴地说。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推动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梁山县人社部门建立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乡镇人社所为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培训机构和中介组织相互补充的劳动力输转工作体系。将企业招聘信息汇编成册,及时发放到贫困户和帮扶干部手中,筛选适合的岗位,依据《各乡镇精准扶贫招聘会日程安排》,组织县内企业到贫困乡镇举办“送企到村、送岗到户”现场招聘和政策咨询服务活动。据统计,梁山县2018年累计在各镇开展以“搭建人岗对接平台,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为主题的就业精准扶贫招聘活动26场,发布用工信息30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促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32人就近就业。对通过各种招聘活动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该县人社部门与城管、林业、各乡镇(街道、区)等部门结合,做好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等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就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已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特困人员307名。
扶贫驿站显神通
“‘扶贫车间’生产方式灵活,不仅能在车间工作,比较简单的工艺品加工还可以带回家做,居家增收不再是梦。”大路口乡西张博村村民刘福英说。
针对当地特色产业,该县积极鼓励引导服装加工、工艺品加工等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群众家门口设立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逐步建立起“合作社统一规划+专业营销团队+贫困户”的新型合作模式,逐步把农民转变成农业工人。截至目前,建成扶贫车间28个( 2家被评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提供就业岗位1900余个,为42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扶贫车间”,给予一次性奖补,为8家“扶贫车间”落实奖补资金。
关洪海 王邦春 戚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