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民政局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重点,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取得扎实成效。2018年12月,我市顺利通过民政部、财政部的绩效考核,被表彰为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农村困难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制度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民生决策。
注重政策创制
在改革试点工作中,市民政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出台《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济宁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实施方案》《济宁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清单》《济宁市孔孟之乡敬老使者评选办法》《进一步做好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通知》《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的建设、移交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文件,统筹各类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注重载体建设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社区嵌入式、医养融合、社会运营的原则,打造集居家养老服务站、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老年大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了30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1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处农村互助养老院。突出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开展经济困难、失能失智、空巢留守、失独老年人基本信息和服务需求筛查摸底,建立数据库。落实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提高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标准,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
注重补齐短板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转发市民政局等部门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开展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情况调查摸底的通知》,全面清查整改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情况。按照“新建居住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4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的标准进行清查整改。到2020年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达标率和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小区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将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运营,确保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
注重人才培养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市、县两级民政部门组织培训1000名养老服务人才和8000名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建立护理员职业补贴制度,评选了100名孔孟之乡敬老使者,给予每人每年7200元政府津贴。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已整治问题不反弹。实施养老机构“天眼”行动,为全市养老机构统一安装高清监控设备,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全覆盖,建立全市养老机构监控管理平台,各级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情况实时监控,随时抽查,及时依法查处欺老虐老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养老机构精细化监管水平。
2019年,市民政局将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深入推进全国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示范市为主线,深入推进各类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文化养老品牌,年内30个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建成50个社区老年人食堂,支持100个养老机构建设国学书屋,新增养老服务床位5000张,培训养老服务和管理人员1000人以上,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8000人以上,推动养老服务质量再上新水平。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