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0日
首页
第06版:

文化兴 乡风淳

尼山镇积极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区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李骁)尼山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在宫家楼、圣源村、夫子洞、西官庄、东官庄、颜母庄等六个村建设了融合思想、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健全基层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普及。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实现尼山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之举。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既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平台开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讲堂、家风家训教育课、‘好婆婆、好媳妇’评选、邻里饺子宴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老百姓能参与、想参与,能亲身感悟新时代文明风尚,让我们的实践站真正变成百姓之家。”尼山镇宫家楼党支部书记卢正忠说。

卢正忠口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宫家楼村人气最旺的四合院,院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室、村史民俗馆、党史展览馆、志愿者服务站、尼山书屋每天都“人满为患”。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尼山书屋里卢正斌边给孩子们讲解《书法入门歌》 边在纸上写下一个“和”字,作为宣传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一员的卢正斌在讲台之外找到了自己发挥余热的舞台。“退休之后感觉自己的生活一下子空了大半,尤其是冬天,除了晒暖打牌好像没别的事了,自从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每逢周末就来教孩子们书法,平时客串村史民俗讲解员,一群孩子围着我问这问那,别提多充实了!”终于找到退休生活“正确打开方式”的卢正斌笑着说。

正在帮忙下饺子的聂胜红是每天都来实践站“报到”的志愿者之一:“以前我最犯愁的就是孩子抱着手机看动画片,学不到知识还伤眼睛,自从有了实践站,孩子不仅学会了写毛笔字,还能有模有样的比划两招太极,我参加志愿者活动就带着他一起,也想不起来看手机了。”

“尼山镇将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充分发扬讲政治、顾大局,能吃苦、肯奉献,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尼山会战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尼山镇党委书记陈鹏说。

2019-01-10 文化兴 乡风淳 1 1 日报 content_621985.html 1 尼山镇积极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