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7日
首页
第05版:

抓好党建 事业灿烂

韩垓镇基层党建创新结硕果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金琪 马海滨)“2018年,咱村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可分配盈余8万元,人均收入1.8万元。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年末岁初,在韩垓镇红庙村全体村民大会上,这个村党支部书记、红志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承红向村民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这也是该村合作社连续两年数字飘红。

说起这些成绩的取得,还要归功于这个镇党建工作“支部+合作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两增一扶”不断深入,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也已开始起步。但同时也看到,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增长不快,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一,加上原先的基础不同,这就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情况。有的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大大削弱了基层党支部对广大村民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为破解村集体增收瓶颈,2016年以来,这个镇以红庙村为试点,大胆探索实施了“支部+土地合作社”模式,就是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以“集体所有基础设施+集体闲置资产”折资入股,资产价值作为村集体保底收益;村民自愿以土地、资金入股;最吸引农民的是,约定入社土地每亩保底价为1000斤小麦,而当地土地流转最高价每亩只有800斤,仅此一项每亩至少多赚240元。此外,还对村民承诺年末实施二次分红。效益吸引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带地入社的积极性,当年,这个村入社成员就达到100户,入股土地面积700亩,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红庙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村委会的管理、督促、落实的职责以及专业合作社的联结服务、帮扶的职责,认真帮助培养经济发展带头人,为农民群众提供农产品销售、农民技术培训、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服务,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当年,这个村合作社就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可分配盈余5万元,村集体增收1万余元,入社农户比当地未入社农户人均增收400元,实现了依靠党组织发展农业,带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型农村党组织有机融合,实现了党建和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也坚定了这个镇在全镇各行政村逐步推广“支部+合作社”等党建模式的信心和决心。

2019-01-07 抓好党建 事业灿烂 1 1 日报 content_620888.html 1 韩垓镇基层党建创新结硕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