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1日
首页
第01版:

用歌谣描绘 创城鲜活画面

■本报记者 唐修岳

“创城就像绣花,针针绣出变化,只要用心绣制,绘出精美图画……”这是任城区观音阁街道创城办工作人员高为洲写下的“创城谣”《绣花谈》。高为洲说,当下,随着创城的不断深入,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在文明倡导中潜移默化,利民、惠民之效处处彰显,干净靓丽的主次干道、整齐划一的街道门头、粉刷一新的墙体配上两侧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令人赏心悦目、倍感幸福。

与其他奋战在创城一线的同仁一样,高为洲每天也要出入三到四个社区,几十个小区。他和同事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创城工作,还要为一些小区更换老旧设施、翻新外墙、清除小区里的陈年杂物等,一天要有10多个小时与同事、社区居民在一起。在完成当天工作后,还要在“微信工作群”里汇报当日的工作情况。“一开始也是按部就班地汇报工作情况,发一些当天工作的照片。但随着对创城认识的不断加深,产生了要把这些工作经历编成歌谣的念头。”高为洲说,每当自己把新创作的创城歌谣发在工作群里的时候,总能获得一片点赞。

从创城伊始至今,高为洲共创作“创城谣”上百篇。《绣花谈》《创城处方》《城市的最前沿——城管》《创城老薛——记观音阁街道后营社区党委书记薛继才》《闪烁的小红帽》《谢主任的亏欠——记前铺社区网格员》《观音缘》……从工作心得体会到创城工作场面,从城市文明之变到邻里相传的好人好事,高为洲的“创城谣”里出现过各色人物和各种故事,他用歌谣这一凝练、深情、隽永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创城一线的风采,描绘出了创城工作中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这是我们真实的工作写照,大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有时也会分享给群众,让他们更容易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高为洲认为,面对“创城谣”,无论是创城工作者还是群众,大家都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相互理解,相互鼓励,齐心协力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2019-01-01 1 1 日报 content_618680.html 1 用歌谣描绘 创城鲜活画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