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首页
第03版:

打消“微腐败”的念头

■范晋思

近日,中纪委网站援引杭州纪委监委消息称,杭州市临安区一名医院党员干部借他人名义违规到农村建房受到严肃处理。这一事件的背后,有多名村镇干部或参与协助,在建房申报手续办理上弄虚作假;或把关不严,审核监管流于形式。

一名城镇医院的党员干部,何苦不惜铤而走险,动起了农村群众宅基地的“歪脑筋”,不仅落个自身被组织处理的结果,还“连累”了为他“办事”的村镇干部。究其根源,正是这名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不强,不寻求正大光明的合法途径,醉心于钻营违纪违规的“旁门左道”。

医生的职业道德本是救病扶伤,况且他还是医生中的党员、党员中的医生,本应既有医疗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又有“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公德”,奈何在自己的“小贪念”中“翻了船”,实属与他的身份严重不符,被组织处理也是意料之中。然而在这“微腐败”的案件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对象是其背后的“操盘手”。

村干部弄虚作假,帮助这名医生违规办理建房审批手续,因此,“出事儿”的关键环节就在这里,村干部用着手中的“微权力”,妄想为这违纪违规的“小别墅”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过程来看,一名村干部也许办不成这件荒唐事,但直接经手的数名村镇干部,竟没有一人站出来说“不”,直到群众举报,才导致“东窗事发”,这说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是如此顽固,如此让群众深恶痛绝。基层“微腐败”问题,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为此,中央下决心、花大力气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日前,中纪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扎紧制度的笼子是保障,但要从源头上杜绝基层“微腐败”问题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关键还是要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若能少一点自我享受、多一点实实在在,少一点投机钻营、多一份兢兢业业,越多的党员干部打消“微腐败”的念头,基层“微腐败”的现象就越少。

(作者单位:中共攀枝花市委组织部)

2018-12-30 1 1 日报 content_618581.html 1 打消“微腐败”的念头 /enpproperty-->